首頁>尋醫(yī)·問藥>食話食說食話食說
風干荸薺
最近,,朋友送來一包風干荸薺,。削去皺巴巴的紫皮,潔白的果肉便露出來,,嚼之,,甘甜生脆,汁水滿口,。荸薺的甜,,甜得清爽;脆,,脆而不硬,;涼,不傷胃,,卻清心,,特別是酒肉之余,嚼幾枚荸薺,,須臾,,膈間就覺暢快無比。
荸薺是水生植物,,我的家鄉(xiāng)很多,,一到寒冬,經(jīng)常吃到,。家里有時把荸薺煮熟了剝皮吃,,也甜,吃起來爽脆脆的,;父親喜歡用荸薺片炒黑木耳豬肉片,,這是年夜飯里的一個熱炒。荸薺也能涼拌,,削去皮,,用酒釀拌了,荸薺潔白,,酒釀也是潔白,,猶如雪上添霜,,白的可愛,吃口極佳,,不僅更甜,,而且有濃郁的酒香。
回想起來,,兒時吃得最多的還是生荸薺,。從街上買來一堆泥荸薺,在井邊淘洗幾次后,,便有模樣了,。荸薺扁圓,表面平滑,,皮或紫黑,,或紫紅,亮亮的,。荸薺有頂芽,,鳥嘴狀,金黃色,,挺挺的,。荸薺芽和臍底有泥,要用豬鬃板刷逐個刷干凈,,才能入口,。
小時吃荸薺不用刀,多先用門牙輕輕地啃去皮,,雖費時,但入嘴后咀嚼的享受,,卻是十分的愜意,。剛出土的荸薺,甜度不夠,,需要洗凈后在通風的地方放幾天,,等荸薺皮起皺了,荸薺肉就甜了,。這就叫風干荸薺,。
小時候,故鄉(xiāng)老家的三叔公,,每年春節(jié)都要備一籃子風干荸薺,。等我們來到老屋玩耍時,老人家就會笑瞇瞇地從懸掛梁上的籃子里取出幾個荸薺給我們,,教我們?nèi)绾斡檬謩冚┧j皮,。那種荸薺特別甜,,不是麥芽糖的甜,也不是水果糖的甜,,我非常愛吃,。正月里,葷菜多,,常常吃得噯腐氣,,只要幾個荸薺下去,胃口便開,,見肉又會饞,。
荸薺有藥用價值:
清熱化痰 清代溫病學(xué)家王孟英治療頭昏、胸膈滿悶,、痰黃黏稠,、口干者,常用荸薺與漂淡海蜇煎湯,,名雪羹湯,。我遇感冒發(fā)熱、咳嗽痰多者,,則讓患者用荸薺,、梨、蘿卜榨汁服用,,對小孩最為適宜,。
養(yǎng)陰生津 清代溫病學(xué)家吳鞠通治療太陰溫病口渴甚、吐白沫黏滯不快者,,讓患者服用荸薺汁,、梨汁、蘆根汁,、麥冬汁,、藕汁或甘蔗汁,名五汁飲,。
解酒毒 酒后口干舌燥,、咽喉腫痛、胸膈煩熱者,,嚼食生荸薺更佳,。
通便除積 生嚼荸薺能助消化、除腹脹,、通大便,,如多吃則會腹瀉,所以對膽囊結(jié)石、習(xí)慣性便秘,、肛裂痔瘡出血者比較適合,。
還有人說荸薺能化石,能降血壓,,能消淋巴結(jié)等,,但本人無經(jīng)驗,效果如何有待觀察,。(黃煌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
編輯:董雨吉
關(guān)鍵詞:荸薺 風干 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