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遠離6種致癌的不良生活習慣
“人體除了毛發(fā)和指甲之外,,各個部位都可以生長腫瘤,,但是癌癥這么多,千萬不要感到害怕,,因為癌癥是可防可控的,。”江蘇省中醫(yī)院主任中醫(yī)師盧偉說,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提出,,45%的腫瘤是可以預防的,,它們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如果對早餐,、運動程度等生活細節(jié)進行調整,,有助于降低患癌風險。以下6種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癌癥多發(fā)的主要原因,,需要格外引起重視,。
吸煙
吸煙是引發(fā)癌癥的最主要不良生活習慣。吸煙可以誘發(fā)多種癌癥,,有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吸煙者的肺癌發(fā)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20倍,喉癌高6~10倍,,食管癌高4~10倍,,胰腺癌高2~3倍,膀胱癌高3倍,,血癌危險性增加1.78倍,。另外,吸煙也會導致肝癌,。
肥胖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研究表明,,肥胖與乳腺癌(絕經后)、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食管腺癌等13種癌癥發(fā)生有密切關系。
衡量肥胖的標準有很多,,最常用的是BMI,,即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我國人群的標準BMI范圍是在18.5~24之間,,24~28之間為超重,,超過28則為肥胖。從防癌的角度上來看,,體重應控制在標準范圍之內,。
運動與體重指數(shù)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同經常運動的人相比,,缺乏運動的人更容易變胖,,新陳代謝緩慢,免疫力低,,更容易生病,,而這些因素都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兒童和青少年每天要保證60分鐘以上的中強度運動,成年人每周要保證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外,,還要加強平衡,、防跌倒能力和肌肉力量的鍛煉,才能保證健康,。那挑選什么樣的運動方式比較好呢,?建議只要是強度和時間達標,任意適合自己的運動都可以,。慢跑、騎車,、游泳,、羽毛球、跳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飲酒
有充分證據(jù)表明,,酒精會升高食管(鱗)、胃,、肝,、結直腸、乳腺發(fā)生癌癥的風險,,還有部分研究顯示酒精還可能導致肺癌,、胰腺癌和皮膚癌。
另外,,喝酒臉紅并不是代表酒量好,,恰恰是人體乙醛脫氫酶基因突變,乙醛轉化障礙的危險表現(xiàn),,這樣的人更應限制飲酒,。
熬夜
有研究發(fā)現(xiàn),經常熬夜,、生活不規(guī)律會增加患癌風險,。另外,經常熬夜除了讓患癌風險提高,,還會讓癌癥更加難以控制,,耐藥性更強。
值得注意的是,,作息不規(guī)律也是致癌的因素,。頻繁的改變生活和睡眠節(jié)奏,使生物鐘混亂到“不知所措”,,這樣長期混亂的生物鐘才是導致患癌風險提高的“罪魁禍首”,。
蔬果攝入過少
增加日常果蔬攝入可以降低諸如口腔,、鼻咽、食管,、肺,、胃和結直腸的腫瘤發(fā)病風險。
食物當中富含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以通過改善腸道菌群產生有益的短鏈脂肪酸,,抑制腸癌細胞增殖;同時這些食物中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A/C/E,、硒、酚酸類,、黃酮類,、硫甙類化合物,通過抗氧化等途徑,,具有潛在的預防細胞突變作用,。
紅肉攝入過多
紅肉指的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的肉,常見的主要是豬,、牛,、羊肉,每周推薦的攝入量為350~500克熟肉,。
研究顯示食用過多的紅肉會增加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每日每增加100克紅肉,結直腸癌的風險就會上升12%,。一方面在高蛋白高脂肪紅肉烹調的時候大多會采用煎,、烤等高溫烹調方式,這過程中就會產生雜環(huán)胺,、多環(huán)芳烴等致癌物質,。同時,紅肉當中富含的血紅素鐵會通過刺激亞硝基化合物的內生形成,,促進結直腸的癌變,。(孫茜)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癌癥 風險 運動 致癌 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