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冬季手腳冰涼 注意這4個生活禁忌
冬季手腳冰涼注意4個生活禁忌
1,、 忌食肉
多數(shù)人認為手腳冰涼是由于陽氣不足所致,就會想辦法給自己進補,,羊肉,、狗肉更是被認為是冬季進補的佳品。殊不知,,如此“進補”不僅沒有效果,,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造成許多人陽氣不足的原因往往是脾胃虛弱,,即便吃了再有營養(yǎng)的食物,,尤其是不易消化的食物,也會因為無法吸收使得陽氣不易補益,,難以送至四肢末端,,引起手腳冰涼。此外,,這類患者還常見食欲不振,、面色萎黃、大便糖稀等癥狀,。
這類患者首先應調(diào)理好脾胃再進行溫補,,需要注意的是,所謂“補”并不是指吃肉,,而是要營養(yǎng)均衡,,應多吃五谷雜糧以及魚、蝦等易于吸收的食物,。也可以用山藥,、蓮子熬成粥,幫助調(diào)理,。如果要燉肉,,也可以加入一些中藥,例如山楂,、陳皮,、豆蔻,、白芷等,以起到助消化健脾胃的功效,。
2,、 忌減肥
減肥是女性手腳冰涼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今,,節(jié)食的女孩兒越來越多,,每頓飯只吃一點點,不僅攝入的能量少,,長此以往還會導致血虛,,出現(xiàn)疲勞、衰弱,。這些都是冬天手腳冰冷的主要原因,。
氣血虧虛的女性可以多吃一些補血、健脾的食物,,在冬季適當吃一些溫熱,、補血的食物也是有效的,比如牛羊肉,、生姜,、紅棗、紅糖水等,。此外,,還可以少吃一些有滋陰效果的食材,中醫(yī)認為“陰中求陽”,。另外,,這類人群不妨吃一些麥冬、薏苡仁,、山藥等有滋陰健脾利濕
3,、 忌辛辣
火鍋、麻辣燙是很多人的飲食選擇,,覺得在寒冷的天氣能吃上麻辣火鍋該是多美的事情,。然而在這個季節(jié)多吃辛辣的食物,尤其是對于北方人來說,,不僅不能驅(qū)寒,,反而會耗傷津液。辣椒,、胡椒,、芥末、大蒜,、青蔥,、咖哩等辛溫香散的調(diào)味料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按理說用來驅(qū)寒應該恰到好處,,但是辛辣食物對胃腸傷害很大,,中醫(yī)認為,脾主四肢,,體弱手腳冰冷者的脾胃功能一般也不會很好,,吃辣椒驅(qū)寒猶如拆東墻補西墻,因此并不建議食用,。
4,、 警惕情緒不暢
心里壓力大、情緒不穩(wěn)定肯定會造成身體虛弱,,就可能會表現(xiàn)出氣虛,、血滯的癥狀,手腳冰涼也隨之出現(xiàn),。此類患者多因為情緒壓抑,、心情抑郁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再加上受到天氣轉(zhuǎn)涼或身體受涼等因素的影響,,便出現(xiàn)畏寒肢冷等情況,。特別是女性在經(jīng)期、孕期和產(chǎn)期等特殊生理時期,,由于身體虛弱所以手腳冰冷更為常見,。除此之外,這類女性多伴有心煩,、急躁,、兩脅發(fā)脹、痛經(jīng)等癥狀,,多有情緒不良史,。
首先要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不可過度勞神,,避免過度緊張,。可以通過加強對四肢的鍛煉來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冬季手腳冰涼的癥狀,。中醫(yī)認為脾主四肢,運動四肢可以振奮脾陽,,改善脾的運化功能,,使得氣血生化有源。氣虛者多為脾胃虛弱,,因此,,要注意調(diào)理和顧護脾胃功能,。
手腳冰涼多吃這些食物
韭菜
營養(yǎng)價值:韭菜為振奮性強壯藥,有健胃,、提神,、溫暖作用。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質(zhì)2——2.8克,,脂肪O.2——O.5克,碳水化合物2.4——6克,,還有大量胡蘿卜素,、維生素B2等,保證了它的“暖身”效果,。韭菜還含揮發(fā)性硫化丙烯,,有辛辣味,能促進食欲,。
食用搭配:烹飪韭菜很簡單,,將蝦仁、雞蛋,、豬肝,、羊腎分別和韭菜烹炒,都可以增強其功效,。熬粥時放些韭菜也不錯,。
溫馨提示:中醫(yī)認為,韭菜為溫暖腹臟的食品,,適于寒性怕冷,、腎陽虛弱者;婦女月經(jīng)遲來及產(chǎn)后腹部虛寒者,,可以適當補充,;不過,有扁桃腺炎,、鼻蓄膿和中耳炎的人不應吃韭菜,。
堅果
營養(yǎng)價值:堅果油脂含量較高,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并富含磷脂,、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中醫(yī)認為堅果性味偏溫熱,,有補腎健腦,、強心健體、御寒的作用,,而冬季對應的是腎臟,,可增強體質(zhì),。除了幫助身體抵御寒冷外,它也是健腦,、美容,、抗衰老的有益食品,所以冬季進補多吃堅果很有好處,。
食用搭配:核桃紅棗粥,、榛子杞子粥,、花生大棗豬蹄湯,、栗子黃燜雞、腰果拌蝦仁,、白果膀胱湯等都有很好的溫補功效,,制作也簡單方便。
溫馨提示:吃堅果要適量,,且因人而異,。經(jīng)常上火、患有腹瀉或痰熱咳嗽者,,盡量避免食用,。
大棗
營養(yǎng)價值:民間有“一日食三棗,百歲不顯老”,、“要使皮膚好,,粥里加紅棗”之說。大棗具有補虛益氣,、養(yǎng)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大棗富含的環(huán)磷酸腺苷,,是人體能量代謝的必需物質(zhì),,能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yǎng),。
食用搭配:芪棗合湯(取黃芪15~30克,、大棗10克、百合30克一起下鍋燉30至40分鐘,,然后連湯帶料一起食用),。這三者結(jié)合,對氣血兩虛的人很有好處,,能夠緩解乏力,、畏寒怕冷等癥狀,,也能滋潤美白皮膚。
溫馨提示:中醫(yī)認為,,大棗為補中益氣,、滋腎暖胃、治陰虛的良品,。不過,,痰濁偏盛,腹部脹滿,,舌苔厚膩,,肥胖病者忌多食常食。
生姜
中醫(yī)認為,,生姜可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現(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生姜中也含有植物殺菌素,,其殺菌作用不亞于蔥和蒜。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進消化的作用,。其中還含有較多的揮發(fā)油,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臟和血清膽固醇的蓄積,。
晨起含姜片:每天早晨起床后,先飲一杯開水,,然后將生姜刮去皮,,切成薄片,取4—5片放入盛開水的碗中燙一下,,然后將姜片放在嘴里含10—30分鐘,,慢慢咀嚼,切勿一次吞下去,。
喝生姜大棗湯:每日清晨取大棗10個,、生姜5片、蜂蜜20克,,煎湯代茶飲,,每日1次,特別適合冬季手腳發(fā)涼的朋友食用,。
提醒:生姜性屬微溫,,過量食用會傷陰助陽,所以陰虛火旺的人不宜多吃。特別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食用腐爛的生姜,,其中含有有毒物質(zhì)黃樟素,可誘發(fā)肝癌,、食道癌等,。
豆腐
豆腐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是平衡人體耗氧量的重要物質(zhì),,能減少平時工作,、活動時體內(nèi)熱量的快速散失,不但有助于保持能量,,還能幫您提高耐寒能力,。
北豆腐和血豆腐一起做成紅白豆腐,也是暖身的好菜式,。因為血豆腐對于貧血型寒癥(除了怕冷,,還有臉色差,、易疲勞等表現(xiàn))的人來說,,特別能起到補鐵補血、加強營養(yǎng)的作用,,從而達到暖身的效果,。
紅白豆腐做法特別簡單,就是把北豆腐和血豆腐切成條,,一起炒熟,,調(diào)味即可。
桂圓
龍眼俗稱“桂圓”,,歷史上有南方“桂圓”北“人參”之稱,。中醫(yī)認為,龍眼味甘性溫,,歸心,、脾經(jīng),滋補氣血,,能助火化燥,,凡有陰虛內(nèi)熱的人就不宜使用。內(nèi)有痰火及濕滯停飲者忌服,。
冬季手腳冰冷的女性可以吃些紅棗龍眼粥來調(diào)養(yǎng),。
做法:大米200克,龍眼200克,,紅棗5枚,。將米洗凈,龍眼剝殼,紅棗洗凈,,鍋中加水燒開,,加入大米煮開后調(diào)小火煮半個小時,攪拌,,放桂圓,、紅棗小火煮15-20分鐘,加白糖調(diào)味出鍋,。
山藥
營養(yǎng)價值:山藥“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常食可緩解女性手腳冰涼,。
食物搭配:山藥紅棗烏雞湯。做法:烏雞一只,,山藥60g,,大棗10枚,烏雞切小塊,,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污,;山藥去皮切滾刀塊;將所有食材放入湯鍋中,,加入足量的水,,開火燒開后,小火煲2個小時,,出鍋前撒入適量鹽,、味精即可。
編輯:趙彥
關鍵詞:冬季 手腳冰涼 生活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