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蔡襄和他的《腳氣帖》
但說到蔡襄,,比胡子更出名的,是他的書法,。蔡襄與蘇軾,、黃庭堅、米芾,,共稱“宋四家”,。對于前三位史上少有異議,但是蔡襄卻一直惹得后世學(xué)者爭論不休,。有一些人認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應(yīng)該是蔡京,,后人不齒其為人,所以把蔡京換為蔡襄,,并認為蔡襄的藝術(shù)成就在蔡京之上,。但蔡襄能入“宋四家”絕不單單是靠人品。蔡襄是宋代中期書壇最有影響力的書家之一,,其書法五體皆能,,其獨創(chuàng)的“飛草”個性張揚,酣暢淋漓,?!端问贰げ滔鍌鳌贩Q其:“襄工于書,為當世第一,?!?/p>
宋徽宗曾經(jīng)評論說:“蔡君謨書包藏法度,停蓄鋒銳,,宋之魯公也,。”盛時泰《蒼潤軒碑跋》中說:“宋世稱能書者,,四家獨勝,。然四家之中,蘇蘊藉,,黃流麗,,米峭拔,而蔡公又獨以渾厚居其上,?!焙屯瑫r的士人書法相比較,蘇軾評說他的各種書體云:“行書最盛,,小楷次之,,草書又次之,,大字又次之,分,、隸小劣,。又嘗出意外飛白,自言有關(guān)心翔龍舞鳳之勢,,識者不以為過,。”古人評書先評人,,蔡襄對顏魯公人品的肯定使得蔡襄向顏靠近,,取法于顏,對古法的崇尚使得蔡襄的書法繼承大于創(chuàng)新,。
他認為必須遵循“法度”才能在書法創(chuàng)新上尋求更高的突破,。蔡襄的創(chuàng)作正是踐行了這一書學(xué)思想。蔡襄注重法度,,但又不拘泥于法度,,而有自己的美學(xué)主張。蔡襄是書法由唐人“重法”向宋人“尚意”轉(zhuǎn)變時期重要的過渡性人物,,他為尚意書風的出現(xiàn)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他在書論中言:“學(xué)書之要,唯取神,、氣為佳,。”他強調(diào)學(xué)書要追求書法的神采,,追求書法的精神氣質(zhì),。
從蔡襄的傳世行草書手札《腳氣帖》可以看出他在書法上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手札是生活中最為普通隨意的書寫方式,,最容易將藝術(shù)與生活相結(jié)合,。此帖是蔡襄49歲時書,師法晉唐,,草中參行,,自成一家,恣意舒展,、個性張揚,,獨特的筆法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視覺效果。此帖反映了自然的意趣和深厚的書法功力,,通篇別開生面,圓渾靜穆,,落筆自然,,中鋒運筆,,提按鮮明,筆法精妙,,行筆流暢,,清秀圓勁之中有遒美之態(tài),筆筆嚴謹而富有意趣,。既合于魏晉之韻,,又呈現(xiàn)出恬淡的個性,有一種難得的散漫,,這既源于蔡襄獨特的審美經(jīng)驗,,也是他在書法藝術(shù)上的大膽突破。這是他在對晉唐書法融會貫通基礎(chǔ)上的升華,,是中庸思想影響下書法審美的表現(xiàn),,既注重法度,而又不失意趣,。此帖是蔡襄行草書佳作,。蘇軾贊其:“天資既高,積學(xué)深至,,心手相應(yīng),,變態(tài)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碧K東坡推崇蔡襄為宋第一,既是出于朋友情誼,,更是對他書法古意的推崇,。
《腳氣帖》布白寬綽,疏朗有致,,字距與行距組合疏密相間,,字勢與筆意彼此呼應(yīng),神完氣足,。開篇以規(guī)范的行書落筆,,而后寫到“不辭北行”卻行筆漸快,透露出作者的殷切心情和身體有所好轉(zhuǎn)后的喜悅之情,。當寫到“未忘耳”三字,,“耳”字飛白,漸行漸放,,節(jié)奏頓挫明顯,,作者的情緒達到了巔峰,一氣呵成,、激動不已,,而后又漸漸回到了現(xiàn)實的生活,。輕松舒緩、抑揚頓挫,,或親切自然或熱情奔放,,無不像一首熱烈的旋律,歌頌著生活的愜意,。在宋四家中,,蔡襄是最得魏晉氣象的人,他將二王法帖傳神地表達在日常書寫中,。蔡襄《腳氣帖》以草書“達其性情,,形其哀樂”。一個聰明透頂,,體察時事,、謹于法度的人,一旦用心筆墨,,自然會成果不凡,。
蔡襄用筆圓潤,結(jié)體較為寬博,,筆畫厚重,,書法風格在繼承唐法的同時又追求魏晉的蕭散簡遠,既嚴謹又有灑脫,,體現(xiàn)中和之美,。蔡襄的書法作品恰恰是其書法理論所倡導(dǎo)的重神氣、追晉風,、尚秀美,、求飄逸的體現(xiàn)。蔡襄能以己意將晉,、唐人書融為一體,,不拘一法而法自在,從而達到更高的境界,。
蔡襄作為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書家,,在宋代初期書壇一片混亂的情況下,他的出現(xiàn)打破了宋代書壇混亂的局面, 為宋代書壇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長于學(xué)古,,謹守門戶,蔡襄是溝通晉人法度與宋人意趣之間的橋梁,。他在中庸思想影響下既重視傳統(tǒng),,又敢于創(chuàng)新,體現(xiàn)了他“中和”的人生智慧。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蔡襄 書法 腳氣帖 蔡 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