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合理用藥合理用藥
都治小兒咳嗽,,這兩種藥有何不同,?
冬春之交,天氣變化較大,,為預(yù)防孩子感冒,、咳嗽,,很多家長都在家中備上了常用藥,。專門治療小兒咳嗽的中成藥有兩種比較常用,,一種叫做“小兒肺咳顆粒”,,另一種叫做“小兒肺熱咳喘顆?!薄?/p>
問題是很多家長都分不太清它倆有什么區(qū)別,,往往吃混了,,或是根本沒對癥服用。
是肺脾不足還是感冒要分清
來看看這兩種中成藥的說明書關(guān)于功能主治的描述,。
小兒肺咳顆粒:健脾益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脾不足,,痰濕內(nèi)壅所致咳嗽或痰多稠黃,,咳吐不爽,氣短,,喘促,,動輒汗出,食少納呆,,周身乏力,,舌紅苔厚;小兒支氣管炎見以上證候者,。
小兒肺熱咳喘顆粒:清熱解毒,,宣肺止咳,化咳平喘,。用于感冒,,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屬痰熱壅肺證者,。
兩種藥看起來很像,實際上差別很大,。這體現(xiàn)在兩者功效的第一個詞完全不同,,小兒肺咳顆粒是“健脾益肺”,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則是“清熱解毒”,。健脾益肺是健脾氣,、益肺氣,即是補(bǔ)氣,;清熱解毒是清肺熱,、解熱毒,即是清熱,。所以,,小兒肺咳顆粒的功效是以補(bǔ)氣為主,而小兒肺熱咳喘顆粒的功效是以清熱為主,。
高熱咳嗽者慎用小兒肺咳顆粒
兩種中成藥的組成成分也有區(qū)別,。
小兒肺咳顆粒:人參、茯苓,、白術(shù),、陳皮,、雞內(nèi)金、大黃(酒炙),、鱉甲,、地骨皮、北沙參,、炙甘草,、青蒿、麥冬,、桂枝,、干姜、附子(制),、瓜蔞,、桑白皮、款冬花,、紫菀,、膽南星、黃芪,、枸杞子,。
小兒肺熱咳喘顆粒:麻黃、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銀花,、連翹,、知母、黃芩,、板藍(lán)根,、麥冬、魚腥草,。
由此可知,,小兒肺咳顆粒由23味中藥組成,小兒肺熱咳喘顆粒由11味中藥組成,,它倆只有1味中藥完全相同,,就是麥冬。
另外,,兩種藥的說明書注意事項也有明顯區(qū)別,。小兒肺咳顆粒為“高熱咳嗽慎用”;小兒肺熱咳喘顆粒為“風(fēng)寒閉肺,、內(nèi)傷久咳者不適用”,。
總之,,小兒肺咳顆粒治療的“肺脾不足”屬于內(nèi)傷不足的一部分,小兒肺熱咳喘顆粒是治療發(fā)熱咳嗽的,,兩者絕對不能一起服用,。孩子生病時,應(yīng)及時就醫(yī),,聽從醫(yī)囑對癥治療,不可一知半解自行給藥,。(北京世紀(jì)壇醫(yī)院中藥師 金銳)
編輯:董雨吉
關(guān)鍵詞:小兒肺咳顆粒 小兒肺熱咳喘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