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資訊收藏資訊
袁枚先生的“美食情結(jié)”
眾所周知,,袁枚是一名藏書家,再看信中所語,足見袁枚對于玉石,、雜項也多有研究,“笑笑”兩字則說明了他對這些假古董的態(tài)度。而在第3封信中,袁枚則寬容得多:
付來時扇一柄,,暫存。昨付來古扇,,扇柄仍璧尊齊,,待古人復生也,然后贈之,,何如,?玉器此時難講,來物二件,,匪我思存,,亦復送還。足下雖不必棄之于荒煙蔓草之中,,亦只可供之為竹馬兒童之用,,磁器一件已召補鍋匠巧為補之,尚未見覆,,亦未知其能否也,?將來小女嫁時,或有零星俗物奉托,,亦未可知此時不必硁硁然,,作朋友之先施也,一笑,。如不能補,,亦要送還,,所謂磁器,,毛不值一毫也,。
袁枚致陶渙悅手札冊(局部)
袁枚富有生活情趣,好吃,、好玩,、好鑒定,在這里,,他對所謂的“磁器”,,不忍多說,又控制不住自己,,最后給出的結(jié)論則是“毛不值一毫也”,。
對于不好的藝術(shù)品,袁枚毫不客氣,,對于精品收藏,,則是心心念念、難以忘懷,。聽說有一本《后漢書》,,于是心急如焚地拜托陶渙悅請他的岳丈幫忙尋書,無論多貴都要收入囊中,,“雖典衣裳,,亦所情愿”。急切之情,,可見一斑:
重赴采芹自是盛會,,不但應待秋涼,且須有一二新入學者,,在座方稱此題,,而同人亦好作詩以記之。此時可從緩也,,聞謝承后漢書,,公然竟有此,是人間無上奇寶矣,,使老身得于未死前一見,,其功德全在老世臺也,替我飛速作信與令岳辦之,。其費若干,,隨園雖典衣裳,亦所情愿,,怡云世兄足下,,子才拜。
袁枚詩好、文好,、鑒藏好,,這18封信札基本展現(xiàn)了他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為研究袁枚的藝術(shù)和生活提供了相當高價值的資料,。
特別的是,,這18封手稿,也展現(xiàn)了袁枚靈動清雅,、不事雕琢的書法造詣,,顯得自然閑適、才情橫溢,,正合于袁枚“性靈”之主張,。
在書法方面,袁枚一再謙稱“幼而失學,,到老握筆,,如書生騎馬,意態(tài)全非”,。但從這18封手札來看,,他在文學上主張的直抒胸臆、詞貴自然,,與他筆下的書法是相輔相成的,,從他的書作中,橫溢的才情,、輕松的書寫狀態(tài)躍然紙上,,讓后人也能感受到他當時適意達觀的生活狀態(tài)。
(作者系山東省威海市政協(xié)常委)
編輯:楊嵐
關鍵詞:袁枚 萱暉堂書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