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外部網(wǎng)站抓取文章>書畫現(xiàn)場頻道 書畫現(xiàn)場頻道
這是羅聘為袁枚所作《隨園圖》嗎


原標題:16位晚清揚州地方名流題跋,這是羅聘為袁枚所做《隨園圖》嗎,?


近日,,市民陸先生致電本報,在他征集字畫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幅落款為“兩峰”的《隨園圖》,,展現(xiàn)了袁枚的隨園全景,并且還有16位晚清揚州地方名流的題跋,。他想請相關(guān)專家鑒定一下此圖是否就是史籍中曾經(jīng)記載的“揚州八怪”之一羅聘所作的《隨園圖》,。
園圖》上有16位地方名流題跋
接到陸先生報料,記者當即與我市著名書畫鑒定家,、江蘇省文史館館員李萬才先生取得了聯(lián)系,,并一起前往陸先生處看到了這幅《隨園圖》。
此圖全長510厘米,,寬為38厘米,,主要分為3個部分:署名許誦叔題寫的隸書“隨園圖”部分,;落款“兩峰子”的隨園全景圖部分;16位晚清揚州名流的題跋部分,。
圖上的這些題跋都是清光緒年間許多揚州地方名流或與揚州關(guān)系密切的文人官員的真跡,,比如:曾任兩淮鹽運使、晚年居揚州的方濬頤,,曾任知府的江都人徐兆英,,個園主人黃志筠的兒子黃錫禧,與揚州關(guān)系密切的惠州知府劉溎年等人,。
由題跋中得知,,當時此圖的擁有者為“韓錫咸(字自耘)”,題跋寫于“廣陵小隱山房之梯云閣”,。
與袁枚私交甚好,,曾為其畫像
羅聘(1733-1799)清代畫家。字遯夫,,號兩峰,、花之寺僧等,祖籍安徽歙縣,,寓居揚州,。“八怪”中之殿軍人物。山水,、花鳥,、人物皆善,筆調(diào)奇特,,自成一格,。
“羅聘與袁枚的私交很好,當年,,他還曾為袁枚畫過像,。袁夫人以為不像,羅聘說吾畫其神也,。”李萬才介紹道,。
羅聘所畫《袁枚像》為袁枚側(cè)身持菊像,上有袁枚300余字的題跋,,款曰:“乾隆辛丑十月二十三日,,隨園老人子才戲題。”時年為1781年,,袁枚66歲,,羅聘49歲。
畫中袁枚之題風趣而具哲理,其曰:“兩峰居士為我畫像,,兩峰以為是我也,,家人以為非我也,兩爭不決……我亦有二我,,家人目中之我,,一我也,兩峰畫中之我,,一我也……兩峰居士既以為似我矣,,若藏之兩峰處,勢必推愛友之心,,自愛其畫,,將與鬼趣圖、冬心,、龍泓兩先生像共熏奉珍護于無窮,,是又二我中一我之幸也。”題跋中提及的冬心,、龍泓兩像現(xiàn)藏于浙江省博物館,,而袁枚像曾為張大千先生舊藏,現(xiàn)則在日本,。
臨仿之作,,仍極具研究價值
“羅聘畫過《隨園圖》是確鑿無疑的史實,但是這幅《隨園圖》肯定不會是羅聘的原作,,雖然落款印鑒都是羅聘,,但不僅從筆墨氣韻可以看出,而且圖中的題跋也已說明了此非羅聘原作,。”李萬才解說道。
“在所有的題跋者所寫的內(nèi)容中沒有一位談及此圖為羅聘所作,??梢姡敃r的擁有者與題跋者都知此圖非羅聘所作,。因此才都不提及,。”李萬才解析道。“從方濬頤的題跋中還可以推斷,,現(xiàn)在此圖題跋已不完整,。完整的圖上應該還有更多甚至更大名頭的名家的題跋。否則,,方濬頤不會說:幾同鹿柴分題詠,,且喜牛腰大卷傳。”
“畫作雖為臨仿,,但這上面的名人題跋確是真跡,,且書法各有妙處,,面目多樣,因此仍然具有寶貴的文化,、藝術(shù)與史料價值,。”李萬才說道。
閱讀
多位畫家作過《隨園圖》
隨園為清代著名詩人,、散文家袁枚的私家園林,,其遺址在今南京廣州路北側(cè)、青島路以西一帶,。袁枚(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33歲時,才華出眾,、詩文冠江南的袁枚辭官,,定居江寧,在小倉山下構(gòu)筑“隨園”,,他吩咐工匠依隨地勢高低和溪流走向,,建江樓、溪亭,、澗橋,、假山,優(yōu)游生活其中近50年,。
據(jù)袁枚孫袁祖志所作的《隨園瑣記》卷上《記圖冊》中載,,其時曾有包括羅聘所作在內(nèi)的《隨園五圖》傳世。令人惋惜的是,,《隨園五圖》已于咸豐,、同治時被毀(也有一說是遺失)。除《隨園五圖》外,,袁枚之孫袁起也曾自繪《隨園圖》,,并附《隨園圖說》。儀征人尤蔭亦曾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作《隨園饋贈圖》,。
記者 吳娟 文/圖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