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營養(yǎng)膳食營養(yǎng)膳食
北方多地迎來初雪 來煲一鍋滋補靚湯
在寒冷的冬日,,為自己或家人煲上一鍋醇香誘人,、滋補養(yǎng)顏的靚湯,,實在是件幸福的事情,。不過,,可別小看這一鍋湯,,從選料到熬制都有不少學問,。本期,,營養(yǎng)與烹飪方面的專家將為大家介紹相關(guān)知識,,以饗讀者,。
可能有人認為,煲湯不就是幾種原料下鍋一煮,,這有什么難的,?其實,煲湯的學問數(shù)不勝數(shù),。一鍋好湯不僅要有“精挑細選”的材料,,還需要“天衣無縫”的配合、“拿捏得當”的火候等,。就此,,記者采訪了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食療營養(yǎng)部主任王宜和中國烹飪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中國烹飪名師石萬榮先生,。
一,、 選料要得當
這是制好鮮湯的關(guān)鍵所在,。用于制湯的原料,通常為動物性原料,,如雞肉,、鴨肉、豬瘦肉,、豬肘子,、豬骨、火腿,、板鴨,、魚類等,這類食品含有豐富蛋白質(zhì)和核苷酸等,,肉中能溶解于水的含氮浸出物,,是湯鮮味的主要來源。
俗話說,,“肉吃鮮殺,、魚吃跳”,但王宜表示,,剛宰殺的肉其實并不適合熬湯,,我們所說的“鮮”,,是指魚,、畜、禽殺死后3—5小時,,此時,,魚、畜或禽肉中的各種酶,,會使蛋白質(zhì),、脂肪等分解為人體易于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最佳,。此外,采購時還應注意,,肉類最好異味小,、血污少。
二,、 搭配有講究
在做湯的時候,,一般不需添加奶或奶粉來增稠,一來這些材料經(jīng)不起時間的“考驗”,,容易出沫子,,使湯渾濁,二來口感也不好。此外,,為使湯的口味純正,,一般不用多種動物食品同煨。
許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可以使營養(yǎng)素起到互補作用,,即餐桌上的黃金搭配。比如說,,煲魚翅湯時,,不妨加入肉、蛋等,,可以使魚翅的蛋白質(zhì)生理價值發(fā)揮到最好,;海帶燉肉湯,酸性食品肉與堿性食品海帶能起到組合效應,,這在日本也是很風行的長壽食品,。
三、 火候要適宜
一般而言,,60℃—80℃溫度易引起部分維生素破壞,,而煲湯時食物溫度應該長時間維持在85℃—100℃。因此,,煨湯火候的要訣是大火燒沸,,小火慢煨。這樣可使食物蛋白質(zhì)浸出物等鮮香物質(zhì)盡可能地溶解出來,,使湯既清澈,,又濃醇。
四,、 時間勿太久
王宜主任指出,,許多人心中有個誤區(qū),煲湯時間越長越好,,其實,,這樣反而容易破壞食物中的氨基酸類物質(zhì),使嘌呤含量增高,,營養(yǎng)成分大量流失,。她介紹,魚湯的最佳熬制時間在1小時左右,,雞湯,、排骨湯一般在1—2小時左右,在湯中加蔬菜應隨放隨吃,,以減少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破壞,,且水面要沒過蔬菜,,以和空氣隔離,從而減少營養(yǎng)損失,。
五,、 配水要合理
煲湯時最好涼水入鍋。用水量通常是食品重量的3—5倍,,使食品與冷水一起受熱,,既不直接用沸水煨湯,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緩慢地溢出,,最終達到湯色清澈的效果。
六,、 不銹鋼鍋也能煲湯
傳統(tǒng)觀念認為,,煨制鮮湯時,用陳年瓦罐效果最佳,,有利于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會使湯更鮮香、更濃厚,。王宜表示,,只要掌握科學的方法,用不銹鋼鍋熬湯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她介紹說,,將鋼鍋中煲制好的湯汁放進攪碎機中打碎,攪拌的過程可以使大脂肪顆粒乳化為乳糜顆粒,,使湯呈乳白,、滋味醇厚,由于熬制時間短,,還充分保留了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
七,、 放料有學問
大多數(shù)北方人認為,,煲湯要加香辛料,諸如味精,、香油,、胡椒、姜,、蔥,、蒜之類。而石萬榮認為,,從廣東人煲湯的經(jīng)驗來看,,喝湯講究原汁原味,,這些香料大可不必。即使用的話,,用量也不宜太多,,以免影響湯的原味。由于配料起的是調(diào)和口感的作用,,所以使用時必須要有側(cè)重點,,其他的配料放少許就好。
此外,,要注意調(diào)味料的投放順序,,鹽應當最后放,因為鹽會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質(zhì)凝固,,有礙鮮味成分的擴散。
編輯:趙彥
關(guān)鍵詞:煲湯 滋補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