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冬令時節(jié)宜養(yǎng)腎臟:咽唾養(yǎng)生 簡單易行
《黃帝內經》載:“腎臟為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奔炔叵忍熘?,亦藏后天之精,,具有藏精和主管生長發(fā)育與生殖的功能,,與自然界冬季相應,。冬季自然界陽氣內藏,,天寒地凍,,萬物閉藏,,最利于人體陽氣與腎精的閉藏,。同時冬季戶外寒冷,人們少動而多食,,人體吸收功能強盛,、合成代謝旺盛,可以很好地涵養(yǎng)陽氣,、培補精氣,,因此冬季養(yǎng)生最宜養(yǎng)腎臟。
早臥晚起 適度運動
冬季養(yǎng)生應遵照《黃帝內經》中“早臥晚起,,以待日光”原則,。冬季屬閉藏之季,要進行運動鍛煉,,但不宜運動過度,。同時運動不宜出汗太過,以免損傷陽氣,,傷害腎精,,違逆冬“藏”的養(yǎng)生要求。
冬季早睡晚起,,起床時間,、外出活動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后。早臥早睡可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陽氣的潛藏,、腎精的積蓄。晚起床,、遲外出,,以待日光,則能躲避嚴寒,,避免寒邪挫傷陽氣,、損傷腎臟。
去寒就溫 護衛(wèi)陽氣
寒為冬季主時之氣,,寒邪發(fā)病,,除引起感冒、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急性發(fā)作外,??蓳p傷腎中陽氣,,引起關節(jié)疼痛痹病、四肢發(fā)涼厥病,,出現小便清長,、夜尿較多等情況,。
冬季去寒就溫、護衛(wèi)陽氣非常重要,,除使用室內取暖設施之外,,年老體弱者應特別注意背部與雙腳的保暖。另外,,冬季外出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戶外活動時不能衣著過于單薄,更不宜在戶外逗留過久,,以免寒邪損傷陽氣,、傷害腎臟。
飲食宜溫 多苦少咸
冬季氣候寒冷,,陽氣閉藏,,人體陽氣與腎精亦處于蓄積的時期,飲食宜溫熱,,應以藏熱量為主。所以冬季飲食應多選含有優(yōu)質蛋白質與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品,,如雞肉,、牛肉、羊肉,、狗肉,、蛋類,核桃,、栗子以及桂圓,、紅棗等甘溫食材,或藥食兩用中藥,,這些都是絕好的冬季應季養(yǎng)生食品,。
冬季腎臟當令,腎氣偏旺,,而腎屬水,、味咸,心屬火,、味苦,,腎強則易于傷心,因此冬季飲食養(yǎng)生還要“多食苦,,少食咸”,,如堅果炒黃稍焦微微顯苦,既補腎,,又清火,,最宜冬季食用,。
冬季進補 秋冬養(yǎng)陰
冬季或是冬至節(jié)氣前后是進補強身的最佳時機。冬季進補,,是因冬季是潛藏的時節(jié),,由于氣候寒冷,人體對能量與營養(yǎng)的要求較高,,同時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對較強,,故適當進補不但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而且還可把營養(yǎng)成分儲存在體內,,為來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至于冬至前后進補,又是因為從冬至起人體陽氣開始生發(fā),,生機旺盛,,乘此進補,營養(yǎng)成分容易積蓄而能發(fā)揮最佳效能,。所以民間有“冬令進補,,來年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養(yǎng)生諺語,。進補的方法有食補與藥補兩種,,食補用食品、藥膳,,藥補用藥物,、藥劑,此外膏方,、藥酒最宜冬令進補,。不論食補還是藥補,均應遵循辨證進補和不虛不補的原則,。
冬季天寒地凍,,氣候寒冷,人們活動量少,,腠理閉固,,陽氣潛伏于體內,外泄較少,,致使陽氣相對過盛,。加之許多人不知科學養(yǎng)生的方法,常常取暖無度,,恣食肥甘厚味等食物或一味使用牛肉,、羊肉、狗肉等補陽食物或鹿茸、肉蓯蓉,、冬蟲夏草等補陽藥材,,致使陽熱偏盛,損傷陰液,,還有縱欲損傷陰精等狀況,,所以人們陰液多有虧虛。因此,,冬季人們一方面感覺天寒地凍而畏寒怕冷,,另方面許多人又同時出現口干舌燥、大便干結,,甚至口瘡疼痛,,或是心煩胸悶等不適。對此宜“秋冬養(yǎng)陰”,。如在我國許多地區(qū)就有冬季食凍梨,、喝梨湯、喝百合湯等養(yǎng)陰的習俗,。
咽唾養(yǎng)生 簡單易行
咽唾養(yǎng)生是中醫(yī)傳統(tǒng)的腎虛經絡養(yǎng)生法,,簡而易行,長期堅持,,可使腎精充沛,,氣足神旺,容貌不枯,,耳目聰明,從而達到老而不衰,,延年益壽的養(yǎng)生目的,。介紹幾種常見的咽唾養(yǎng)生法:
舐腭咽唾法:輕輕閉住口唇,用舌頭舐上腭,,轉圈舐20~40下,,口中即有唾液分泌,然后慢慢咽下,,每日2~3次,。
鼓腮咽唾法:緊閉口唇,用力向外吹氣,,兩腮便會鼓起,,舌頭在兩腮部來回舐動,唾液便會很快分泌,,等口中唾液多了便慢慢咽下,,每日2~3次。
叩齒咽唾法:閉住口唇,上下牙齒輕輕叩打,,叩齒之后,,用舌頭攪動口齒,一般是圍繞牙齒,,先左后右,,先外后內,先上后下,,依次輕輕攪動30次,,用力要柔和自然,然后舌抵上腭部以聚津液,,待唾液增多時再鼓腮含漱10余次,,最后分3口徐徐咽下,并以急念送到臍下丹田處為佳,。
氣功配合咽唾法:端坐,,排除雜念,舌抵上腭,,牙關緊閉,,調息入靜之后,唾液源源而來,,待到唾液滿口時,,低頭緩緩咽下,并以意念送到臍下丹田處,。
藥物養(yǎng)生 視體而定
腎虛體質或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群,,可根據具體情況,在中醫(yī)師的指導下輔以藥物調養(yǎng):
對于腎陽虛證者,,多有畏寒肢冷,、喜暖怕涼、面色發(fā)白或發(fā)青,、大便稀軟,、小便清長、夜尿較多以及喜夏惡冬等表現,,可服用單味藥物如鹿茸,、海馬、巴戟天,、肉蓯蓉,、鎖陽等,中成藥像金匱腎氣丸,、右歸丸等,。對于腎陰虛證者,常有形體消瘦、手心發(fā)熱,、喜涼怕熱,、大便干結、小便黃赤或有潮熱盜汗,、夜臥不安以及喜冬惡夏等表現,,可服用單味藥物像枸杞子、山萸肉,、女貞子,、黑芝麻等,中成藥像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對于腎臟陰陽兩虛者,表現五心煩熱,、盜汗,,或自汗、四肢發(fā)涼,,或失眠,、多夢等不適,可服用單味藥物如制首烏,、山藥,、黑芝麻等,中成藥像全鹿丸,、二仙湯等,。
編輯:趙彥
關鍵詞:冬令時節(jié) 宜養(yǎng)腎臟 咽唾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