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陳樹人:優(yōu)游筆墨 美自然者
陳樹人(1884-1948),廣東番禺人,。與高劍父,、高奇峰并稱“嶺南三杰”,。早年從花鳥畫家居廉學畫,,先后兩次赴日本留學,。曾加入同盟會,,投身革命,,亦曾在國民黨僑務(wù)委員會任職。他擅長書畫,,精于詩詞,。所畫題材,花鳥,、山水,、人物無所不能,。畫風清新自然,筆墨秀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為二十世紀以來的嶺南畫壇帶來一股春天的氣息。
早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林千石在研究陳樹人繪畫時,,就將其畫風分為三個時期:“初期是傳居古泉的衣缽,用筆和用色都很細致,;中期是到了日本后,,側(cè)重于畫面的渲染;末期就是晚年的創(chuàng)作”,。從陳樹人的藝術(shù)歷程和現(xiàn)有作品風格看,,這三個時期的確代表了陳樹人繪畫發(fā)展與嬗變的不同階段。
陳樹人早年的畫作受居氏影響極大,,“寫得精細艷麗而美”,。在其傳世諸作中,,很容易看出這種痕跡,。研究表明,陳樹人最遲是在1907年到日本留學,,1908年進入日本京都市立美術(shù)工藝學校(即今日本京都市立銅駝美術(shù)工藝高等學校)一年級學習,。嶺南畫派研究學者李偉銘稱其為“在嶺南畫派的三位先驅(qū)者中,是史有明載的唯一一位在日本美術(shù)學校注冊入學并獲得畢業(yè)資格的藝術(shù)家”,。1912年3月25日,,陳樹人于京都市立美術(shù)工藝學校畢業(yè)后回國,在任報館編輯之外兼任廣東優(yōu)級師范學校(廣雅書院)及廣東高等學校圖畫教員,。同年再赴日,,9月21日入東京立教大學文學科一年級,攻讀英國文學,,1916年畢業(yè),。
陳樹人的這段日本求學經(jīng)歷對他后來的畫學影響極大,從而使他和高劍父,、高奇峰走到一起,,對中國畫進行變革,最后成為“嶺南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也同時成為當時新國畫運動的主要代表,。因為受到日本畫影響的緣故,陳樹人的畫風為之一變,。在技法上,,他將色彩與光,、影的明暗對比與傳統(tǒng)國畫技法相結(jié)合,創(chuàng)造出清新自然的花鳥畫風,,色彩對比強烈,,視覺效果突出;在意境上則更多地側(cè)重于畫面的渲染,,雖然不及高劍父繪畫專注于對空氣,、水霧的描繪,但在其山水及部分花鳥畫中,,依然可見其對氣氛的烘托,;在題材上,大膽將新事物如汽車,、輪船,、飛機、大炮,、時裝及其他現(xiàn)代物品引入畫中,,為傳統(tǒng)國畫帶來清新的氣息,如《游鴨圖》和作于1928年的《落機殘雪》,、1929年的《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等均是受日本畫影響,,在意境及技法方面有著明顯的烙印。
陳樹人從日本畢業(yè)后,,更遠涉重洋,。他先后到過加拿大、美國,,并返回國內(nèi),,輾轉(zhuǎn)于廣東、桂林,、重慶,、峨眉山、廬山,、南京,、杭州之間,遍歷佳山水,。閱景既多,,因而爛熟于心。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搜盡奇峰打草稿”,在陳氏畫作中得到生動體現(xiàn)。他所繪的落機殘雪,、高原歸獵,、三潭映月、斷橋殘雪,、莫愁湖,、峨眉山月、劍門秋色,、廬山轎夫,、巫峽高秋、白門楊柳,、鼎湖飛瀑,、鄱湖遠眺、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娘子關(guān)秋色,、月黑風嚴螺子崖、月牙山秋月,、北固山,、疊彩山、廬山遠眺,、白塔,、東湖等,既是實景寫生,,又是精心創(chuàng)作并加以藝術(shù)加工,,是其寫生與寫意的融合,。這些山水大多用較為厚重的青綠或花青顏料,,色彩感極強,幾乎看不到皴擦,,而是直接用線條勾勒輪廓,,用顏料填充山形,并配之以濃厚而茂密的叢林,,完全是一種有別于傳統(tǒng)的山水模式,,這種獨特的山水畫法可稱之為“陳家樣”山水,在其他畫家中還沒有見過類似的畫法,,這是陳樹人在近代嶺南畫史上獨樹一幟的主要標志,。
當然,陳樹人最為擅長的,,還是花鳥畫,。在他特別擅長的楊柳、翠竹、木棉,、水仙,、蘆葦?shù)阮}材的畫中,構(gòu)圖大多采用黃金分割法,,以一種植物的主干將畫面按黃金分割點劃分為兩部分,。在此基礎(chǔ)上,點綴樹葉,、竹枝,、花卉,再隨類賦彩,,或輔之以小雀,,如《霜葉紅于二月花》、《紅葉八哥圖》,、《楊柳圖》和《紫藤圖》,、《楓禽圖》、《紅葉圖》便是這類例證,。這基本上成為他的花鳥畫的一種慣例,,也是我們鑒定其花鳥畫的主要依據(jù)。在一些花鳥畫中,,他比較側(cè)重表現(xiàn)飛鳥,、躍魚等運動中的小動物的形態(tài),如《躍鯉圖》描繪的便是一鯉魚從水草從中一躍而起的瞬間動態(tài),,鯉魚飛躍的動感以及作為陪襯的蘆葦在陳樹人筆下活靈活現(xiàn),。鯉魚躍龍門是民間傳說中飛黃騰達的代名詞,這類畫陳樹人畫過很多件,,據(jù)此可知他對這種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是很得意的,。
正如時人鮑少游評論其繪畫:“初由花卉草蟲之纖微、秾艷,,繼而至乎山水人物之沉雄偉大,。每一作品,無不以寫生為稿底,,其志之堅,,魄力之巨,品格之高,,均可之于是”,。作為“嶺南畫派”的代表性人物,陳樹人成為二十世紀上半期廣東畫壇承前啟后的一座重鎮(zhèn),。他和其他同道一起,,以其特有的畫風和革新的理念引領(lǐng)著“嶺南畫派”的追隨者們,成為二十世紀前半葉廣東畫壇的領(lǐng)軍人物。但與高劍父,、高奇峰不同的是,,無論是畫風還是理念的踐行,陳樹人都顯得較為溫和,,其書畫也表現(xiàn)出一種溫雅淡逸之態(tài),,所以有論者認為陳樹人“在上層社會的文人中,以金石書畫陶冶性情,、標舉高風亮節(jié)相號召,。其優(yōu)游筆墨,很有一些舊式士大夫潔身自好的書齋意味”,。正是陳樹人這種迥別于其他同道的性格與藝術(shù)實踐,,使其在嶺南畫派陣營中,樹立起一面別樣的旗幟,。時光荏苒近百年,,當今天我們重新審視陳樹人當初走過的藝術(shù)歷程,并系統(tǒng)地整理其不同時期,、不同創(chuàng)作風格的書畫時,,這種感受就更為凸出。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陳樹人 優(yōu)游筆墨 美自然者 花鳥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