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孫過庭書《佛遺教經(jīng)》法帖孤本的問世
原標(biāo)題:孫過庭書《佛遺教經(jīng)》法帖孤本的問世
1997年初夏,,王贛先生來濟南時贈我一本由他整理出版的孫過庭書《佛遺教經(jīng)》法帖,。不幸的是,,那年11月先生卻溘然長逝。
孫過庭書《佛遺教經(jīng)》法帖·尾頁
王贛生前不負(fù)佛教凈土宗大師夏蓮居居士的重托,,了卻了幾十年來以白話通解佛祖遺囑的心愿,,并于1995年將孫過庭手書《佛遺教經(jīng)》石刻拓本,交由遼寧古籍出版社出版發(fā)行,。這在當(dāng)時不僅是佛教界的一大盛事,,而且還給書法界提供了一本前所未見的孫過庭手書法帖。
孫過庭的書法,,正,、行,草造詣均深,,尤以草書著稱于世。宋朝大書家米芾曾贊其書曰:“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睂O過庭書法世傳最有影響的莫過于他在公元687年撰書的《書譜》?!斗疬z教經(jīng)》約書于《書譜》之后,,清代華廷黻作跋贊曰:“此帖筆意圓渾,純從章草奪胎,,較之《書譜》,,有放斂之別。蓋《書譜》乃是屬稿,,非經(jīng)意作,,雖同出一手而實不相逮也?!庇纱丝梢妼O過庭書《佛遺教經(jīng)》法帖的書法價值,。
《佛遺教經(jīng)》又叫《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jīng)》《佛臨般涅槃經(jīng)》《佛臨般涅槃略說教誡經(jīng)》。約在公元前248年,,佛祖釋迦牟尼在拘尸那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即將圓寂之時,,遺囑眾徒。后經(jīng)阿難,、迦葉等徒的整理形成《佛遺教經(jīng)》而流傳后世,。此經(jīng)2500字左右,言短而意深,,佛家精要盡括無余,。我國南北朝時代,經(jīng)高僧鳩摩羅什(印度人,,生于新疆,,精通漢文。公元401年即后秦弘始3年,,秦帝姚興邀入長安,,專譯佛經(jīng))譯成漢文。唐朝書家孫過庭手書的《佛遺教經(jīng)》,,成為唐后歷代王朝的內(nèi)府秘本,,到清朝中葉流落士大夫之手后,方有刻石傳世,。但滄桑變遷,,加之戰(zhàn)亂侵?jǐn)_,原刻石不知所向,。從此,,孫過庭書《佛遺教經(jīng)》在國內(nèi)絕跡。
民國初年,,中國佛教凈土宗大師夏蓮居居士赴日本講學(xué),,意外發(fā)現(xiàn)日本佛教界有后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唐朝大書家孫過庭手書的《佛遺教經(jīng)》石刻本,細(xì)審“秘府”“緝熙殿寶”印鑒俱全,,便出資購回,。至今國內(nèi)未見第二本。
上世紀(jì)60年代初,,在北京總政文化部部屬單位工作的王贛經(jīng)人介紹拜識了定居北京的夏蓮居居士,。夏居士以王贛聰慧穎悟,為人誠信,,遂相交密切,,并將所藏孫過庭書《佛遺教經(jīng)》孤本之事述傳他。后經(jīng)審慎決定,,把這一稀世珍寶委托王贛收藏,,并望他勤奮研讀經(jīng)文,囑其在適當(dāng)時機,,將此《佛遺教經(jīng)》孤本公諸于世,,光大流傳。但因《佛遺教經(jīng)》書法絕妙,,被當(dāng)時夏蓮居居士的好友,、辛亥革命老人、書家孫墨佛借臨,。王贛不便張口索取,,便請求夏蓮居居士修書一封與孫墨佛老人講明原由,孫過庭書《佛遺教經(jīng)》法帖才收藏于王贛手中,。而此時的《佛遺教經(jīng)》卻又增了一份珍重——孫墨佛老人閱后,,愛不釋手,親筆題簽“孫過庭書佛遺教經(jīng)”,,并在法帖折本前后封內(nèi)加蓋“鶼龕”,、“眉園老人過眼金石書畫記”兩枚印章。
1965年冬,,夏蓮居居士無疾而終,。 此后,王贛牢記夏蓮居居士的諄囑,,勤奮研讀《佛遺教經(jīng)》的同時,,兼習(xí)書法。1993年,,他在完成了研究周易的《古易新編》和《大衍新解》兩部著作后,,便著手《佛遺教經(jīng)》的注釋、校勘工作,。為此,,他廣覽了其它版本的《佛遺教經(jīng)》,仔細(xì)地與孫過庭書《佛遺教經(jīng)》進行了比較,,還專程進京求教于對儒、釋,、道均有深厚造詣和深邃研究,、曾任北京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館長的陶秉福先生,以及夏蓮居居士的孫子,、佛學(xué)功底深厚的夏法圣先生,,從善而取,從善而解,,遂使孫過庭書《佛遺教經(jīng)》孤本法帖得以付梓名世,。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佛遺教經(jīng) 孫過 過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