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食話食說食話食說
上火了別吃姜糖 中藥零食不是人人能吃
薄荷糖,、龜苓膏,、茯苓餅……日常生活中,,含有中藥食材的零食廣受歡迎,。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中醫(yī)專家朱欣佚提醒大家,中藥零食雖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并非人人適合,。
薄荷糖。其中含有少量薄荷提取物,,有一定的發(fā)散風熱,、清利咽喉等功效,有助于緩解感冒發(fā)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病癥。但薄荷糖不適合消化不良,、體弱,、經(jīng)常腹瀉的人,當出現(xiàn)盜汗,、干咳等癥狀時也應(yīng)謹慎食用,,以免加重癥狀。需要說明的是,,薄荷糖中所含薄荷成分很少,,含幾粒潤潤喉可以,不要期待它產(chǎn)生明顯的藥物作用,。
姜糖,。中醫(yī)認為,姜有暖胃,、驅(qū)寒的作用,,患有風寒感冒或容易暈車的人,吃些姜糖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但正因為姜的溫性大,,嗓子疼、眼睛干,、大便干,、愛上火的人就不適合吃了。人參糖也是如此,,雖然人參補氣效果好,,但由于溫性大,不適合體質(zhì)熱,、愛上火的人食用,。
話梅,、烏梅、山楂條等酸性零食,。它們口感較酸,,具有生津止喝、促消化,、解油膩的作用,,特別適合消化不良的人。胃酸過多,、胃潰瘍的人則要少吃,,否則會加重不適。話梅等還具有澀腸的作用,,因而大便不成形的人也不適合大量食用,。
龜苓膏。正宗的龜苓膏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以生地黃,、蒲公英、金銀花,、菊花等藥物精制而成,,具有清熱解毒、滋陰補腎,、消除暗瘡,、潤腸通便的功效。龜苓膏偏寒涼,,脾胃虛弱,、大便溏瀉的人還是少吃為好。
茯苓餅,。它由茯苓(打成細粉)加大米(粉),、白糖制作而成。具有健脾和胃,、利水除濕,、寧心安神等功效。一般來說,,茯苓餅適用較廣,,男女老少皆宜,但出現(xiàn)大便干結(jié),、舌紅,、苔黃膩等癥狀的人應(yīng)慎用,感冒發(fā)熱、血糖過高的患者也不宜吃,。
阿膠棗,。中醫(yī)認為,阿膠具有一定的滋陰,、養(yǎng)血,、補血等作用,阿膠棗添加了桂花,、陳皮,,某種程度上能改善氣虛或血虛者出現(xiàn)的面色蒼白、渾身沒勁,、經(jīng)常犯困等癥狀,。在通常情況下,多數(shù)人是可以服食的,,但每次也不宜吃得過多,更不宜長期吃,。每次吃的量最好別超過10顆,,尤其是消化不良的人。而有痰濕咳嗽,、感冒發(fā)燒,、腹脹腹?jié)M、牙齒疼痛等癥狀的患者不宜食用,。
桂圓干,。桂圓干甘溫味濃,能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是一味性質(zhì)較平和的滋補良品。氣血不足的人每次可選3~5顆,,剝皮后直接放入保溫杯泡水代茶飲即可,。但感冒、發(fā)熱,、咳嗽有痰等體內(nèi)有痰濕及熱病患者不宜食用桂圓干,。
涼茶。目前,,市面上的涼茶大多含有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中草藥,,有一定的清熱除濕、滋陰去火等功效,有助于緩解牙齦腫痛,、口腔潰瘍,、大便干結(jié)等癥狀,但是手腳容易冰涼,、胃寒,、大便經(jīng)常偏稀的人盡量少喝涼茶,以免加重原有癥狀,。涼茶不能拿來當水喝,,否則會損耗人體陽氣。
酸梅湯,。酸梅湯中烏梅可生津止渴,,山楂能健胃消食,甘草可補脾益氣,、清熱解毒,。但烏梅含酸性成分較多,故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多飲,;手腳冰涼,、胃寒、大便經(jīng)常偏稀的人應(yīng)當慎用,;酸梅湯含糖較多,,糖尿病及肥胖超重的人也不宜喝。
陳皮茶,。陳皮具有消食解膩,、行氣、祛痰,、理脾的功效,,對于消化不良、胃脹,,吃了大魚大肉的人來說,,陳皮茶是一味“良藥”。但陳皮茶性味偏溫,,如果伴有口苦等“上火”癥狀,,以及陰虛火旺者不宜飲用,否則會加重不適,。
編輯:趙彥
關(guān)鍵詞:上火 姜糖 中藥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