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天寒地凍如何養(yǎng)生 這4個部位要保暖到底
頭頸保暖,,帽子圍巾不可少
“頭為諸陽之會”,,一方面頭部是大腦神經中樞的所在地,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另一方面頭頸部接近心臟,,皮膚薄,,血管粗,,毛發(fā)多,,散發(fā)的熱能也較大,。當頭部受到風寒侵襲時,,很容易誘發(fā)傷風感冒,、頭痛、面癱,,甚者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而頸肩部受了風寒后,肌肉容易痙攣疼痛,,甚至還會牽扯到背部,。
因此,雖然是立春,,人們還要注意頭頸保暖,。嚴寒時節(jié),一般外出時建議戴上帽子,、圍巾以防頭頸部受寒,。
腹部保暖,按摩或熱敷
腹部是連接身體上下的樞紐,,人體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此,,如神闕、氣海,、關元等,。中醫(yī)講“背為陽,腹為陰”,,腹部為陰則陽氣少,,更易受寒邪侵襲,故最怕受涼,。
腹部受涼后除了會出現胃脘不適,、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tǒng)癥狀外,與腰部受寒一樣,,女性腹部受寒也會影響生殖系統(tǒng)。這時女性易出現手腳冰涼,、痛經,、月經不調等宮寒證,而男性也可能出現前列腺癥狀或性功能障礙等,。
腹部保暖,,可通過按摩腹部來提高自身的驅寒能力,,必要時可用熱水袋或中藥熱敷包外敷腹部以固氣、通陽,、驅寒,。
胃部保暖,可避免胃痛
冬天,,因寒冷刺激,,胃腸道消化功能在天涼時較為薄弱,加之低溫下食物易受涼,,這就使得原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疾病的患者極易出現胃痛,、腹瀉等癥狀,,甚至加重病情。即使沒有胃病的人,,此時如果免疫力低下,,也易發(fā)作胃痛。
寒冬季節(jié),,一定要注意飲食溫度,,少吃生冷食物,尤其是體質較弱者要多吃熟食和暖食,,不要吃從冰箱剛拿出來的水果和飲品等,。
同時,睡眠影響胃液的分泌,,若過度疲勞會導致胃酸分泌增加,,容易引起胃痛。
另外,,過甜食物產酸氣,,要少吃。煙酒會讓腸胃受到過度刺激,,如果一定要喝酒,,最好喝紅酒和加溫的黃酒,切勿再飲冰啤酒,,以避免加重潰瘍,。
腳部保暖,避免刺骨冰涼
俗話說“寒從腳下生”,,氣溫低時,,女性的血液循環(huán)降低,手足末梢因供血差是最容易冷冰的部位,。還有一些人的關節(jié)炎也開始復發(fā),,出現怕冷,、怕風甚至刺痛的癥狀。
此時女性不宜再穿露腳面的春秋鞋,,應當穿上球鞋等夾層鞋,,墊上棉墊,但鞋要寬松,,不宜過緊,。
冬季養(yǎng)生小常識
1、 冬季調養(yǎng)
冬季天氣雖然寒冷,,但也要堅持運動鍛煉身體,,但是要避免在一些不好的天氣中鍛煉,例如大寒,、大雪,、大風、大霧,。在鍛煉的過程中,,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讓陽氣外泄,,要和冬天的自然氣候相適應,。
除此之外,冬天冷高壓影響下的造成,,往往會有氣溫逆向增長的情況,,這時候地表氣溫會降低,一些大氣污染物不能向大氣上層擴散,,會停留在底層,,因此,早晨這個時候是不適宜在外鍛煉,,尤其是對老年人來說,,更加不適宜。
2,、 飲食調養(yǎng)
中醫(yī)認為,,心主苦,腎味屬咸,,咸勝于苦,,冬季是神經旺盛的時候,因此飲食養(yǎng)生就要減咸味增苦味,。冬季是飲食進補的最佳季節(jié),,民間有“冬季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尤其是在冬至過后進補最好,。
3、 起居調養(yǎng)
《黃帝內經》里說到:“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說,,冬季適宜早睡晚起,,因為早睡能養(yǎng)人體的陽氣,保持陽熱,。在日常的活動中,,也要避免皮膚過多的暴露在寒冷的冬季之中。
另外,,中醫(yī)養(yǎng)生學也主張冬季要節(jié)制房事的保健方法,,古人也主張房事,在冬季最好要少,,甚至是“無”最好,。這充分的說明了,冬季節(jié)制房事能夠保護陰精,,對于養(yǎng)生來說有重要的意義,。
4、 精神調養(yǎng)
科學研究證實,,冬天容易讓人們的身心處于低落的狀態(tài),,這對健康來說極其不利,應該通過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或是事情,,讓我們的精神振奮起來,。人們在冬季的時候要保持精神安靜自如的情況,不要因為冬季枯木的衰敗和萬物凋零從而導致抑郁不換,。
編輯:趙彥
關鍵詞:冬季保暖 如何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