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書畫學院書畫學院
從《江帆樓閣圖》到日本的唐代基因建筑
在唐朝由于文化發(fā)達,、開放,,唐朝文化大量流入日本,唐朝之于日本的交往,,最重要的應是其遣唐使,,出使唐朝,。據(jù)有資料記載,唐朝期間,,日本前后共任命19次遣唐使節(jié)團,,成行15次。早期200人左右,,后期多達到500人左右,。盛唐文化對當時日本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社會生活起著標志性作用,。
第二次:平安時代(公元794-1185年):從奈良遷都京都的平安京。經(jīng)過長時期從精神和形式兩方面對中國建筑藝術的消化和融合,,日本逐漸形成帶有中國建筑基因的和風化建筑,。典型代表有京都的南禪寺等。形成和式和唐式合并的建筑模式,,留下了許多經(jīng)典建筑,。
第三次:鐮倉時代(公元1185 -1333年):逐漸深受中國禪宗影響,模仿南宋建筑模式。以京都,、鐮倉為中心,,普及日本全國。
京都建筑摘圖如下:
從日本古代建筑發(fā)展史來看,,它的最大特色是:吸收了中國唐宋建筑基因的精華,,以木結構為主,叉手,、檐柱,、懸魚、檐口,、檐角,、斗拱、歇山面等等建筑構件極具唐代基因,,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國和風化建筑流傳至今,。
據(jù)筆者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日本國寶展中的繪畫作品中也大量出現(xiàn)帶有唐代建筑基因的元素:
經(jīng)考證對比《江帆樓閣圖》中建筑界畫部分的時代特點雖多處有北宋以后時代特征,,但筆者認為這是一幅北宋后人依據(jù)唐人繪畫作品進行傳摹的作品,,力求體現(xiàn)晚唐風貌的作品。從《江帆樓閣圖》的唐宋建筑對比到日本的帶有唐代基因的建筑,,唐式建筑以及唐朝文化對中國和日本造成的深遠影響,。
唐代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正如日本漢學家內(nèi)藤湖南所說:“只有在豆乳中加入鹵水,才能做出豆腐”日本民族未與中國文化接觸以前是一鍋豆?jié){,,中國文化就像鹵水一樣,,日本民族和中國文化一接觸就成了豆腐,這深刻說明了唐朝對日本的影響根深蒂固,,也促使兩國共同繁榮和發(fā)展,。
參考著錄:
①《唐朝畫錄》
②《歷代名畫記》張彥遠著
③《歷代著錄畫目》福開森著
④《墨緣匯觀》清安岐著
⑤《中國繪畫全集》
⑥《中國書畫鑒定與研究》傅熹年卷
⑦《中國建筑史》、《日本建筑史》
⑧《日本建筑》
⑨《日本國寶展》
作者:盛玫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江帆樓閣圖 唐代基因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