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書畫學院書畫學院
從《江帆樓閣圖》到日本的唐代基因建筑
在中國數(shù)千年的古代書畫史中,一件傳世作品的斷代,我們不能僅看它的著錄,、題跋等,因為一是宋元人往往把有根據(jù)的傳摹品也稱為真,;二是古人的信息及資料有限等情況,,誤辯真?zhèn)螌嵵J隆D敲疵鎸σ患糯鷷嬜髌?,究竟是何人何代的作品,,我們?nèi)绾伪孀R呢?方法種種,。
在諸多方法中,,用“中國古代書畫建筑鑒定”進行斷代,是一套較為科學嚴謹?shù)姆椒?。由于時代的不同,,繪畫里的建筑物有著明顯不同。比如,,唐代建筑結構特點與宋代截然不同,,元代與明清兩代也不同,在書畫鑒定中掌握各時代特點,,對古代書畫可以起到極為重要關鍵點,。在此筆者用此法淺析《江帆樓閣圖》。
《江帆樓閣圖》相傳唐李思訓作,。絹本青綠設色,。縱101.9厘米,,橫54.7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李思訓(公元653-718年),,字建,,或建景,唐朝宗室,。官至右武衛(wèi)大將軍,,世稱“大李將軍”。李思訓的兒子李昭道在藝術上與李思訓齊名,,故稱“二李”,、“大小李將軍”。李昭道并沒有做過實職將軍,,只不過是虛職而已,。
中國山水畫按照表現(xiàn)手法分為:青綠山水和水墨山水兩種。所謂青綠山水畫,,是用石青,、石綠等礦物色為主設色。其藝術風格屬于精巧瑰麗,、工細典雅,、富麗堂皇的特點。李思訓即是青綠山水的繼承者,,在中國繪畫史研究中有很大的影響,。
李思訓畫像
《唐朝畫錄》中介紹李思訓:山水絕妙,鳥獸,、草木皆窮其態(tài),。山水畫被人視為“國朝山水第一人”,并被后世推為唐代山水畫代表性畫家相傳存世作品《江帆樓閣圖》為其一,。
此作品經(jīng)宋內(nèi)府,、清內(nèi)府收藏,在福開森《歷代著錄畫目》中記載《江帆樓閣圖》,,亦著錄于清安岐《墨緣匯觀》中,,題為李思訓作。按現(xiàn)在收藏拍賣界推崇的觀點就是“屢見著錄,,流傳有序”的代表性作品,。
著錄如下:
《江帆樓閣圖》近景繪江岸一角,游人在江邊活動,。以細筆勾勒山石輪廓,,青綠色,富于裝飾性,。周圍長松掩映,,小徑曲折,山間殿宇錯落,,游人觀山賞景,,穿插在桃花綠樹之間。
遠景宏大,,煙水浩瀚,,帆影浮動,,境界寬廣,不畫江岸邊際,。整體勢態(tài)蔥郁,,起伏均勻的水紋,一派明媚春光景象,。整幅作品為重青綠設色,,皴法簡單,以勾勒為主,,幾乎為“有勾無皴”,,呈現(xiàn)出細密繁麗的藝術特點。
《江帆樓閣圖》是一幅山水畫作品,,畫中又有人物,、鞍馬、建筑物,。由于唐代存世繪畫中真?zhèn)螣o爭議的作品少之又少,,如果僅僅從山水畫的筆墨時代風格特點分析,目前只有可靠的唐代敦煌石窟中的一些壁畫做比較,。但是,,二者除了地域的不同、壁畫與絹本材質(zhì)不同,、佛教與實景山水題材不同,,難免對比不容易一致,也大大降低了說服力,。
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這樣寫道:“詳辯古今之物,,商較土風之宜,指事繪形,,可驗年代,。”由此筆者著重分析《江帆樓閣圖》畫中:“山腳下描繪的殿宇院落”的建筑物,,依據(jù)“中國古代書畫建筑鑒定” 的時代特點考析,。因為前代人不可能知曉后代人的住宅樣式、生活環(huán)境,,不知道后代人房屋的建造特點,,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江帆樓閣圖》局部建筑界畫放大圖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江帆樓閣圖 唐代基因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