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拉莫斯訪華,,中菲談判還遠嗎,?
拉莫斯此次訪華更像是探底之旅,為杜特爾特政府接下來的行動打前哨,。
經歷了輿論多番預熱之后,8月8日,,菲律賓總統(tǒng)特使,、前總統(tǒng)拉莫斯正式開始訪華。但此行并非大家所關心的談判之行,,而是同老朋友的私人交流,;首站也并非北京,而是香港,;交談的內容也并非圍繞著大家所關心的南海問題,,頗有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
中國官方對拉莫斯此行的表現也非常理性,。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在10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回應稱:“中方對中菲雙方以各種形式進行接觸持開放態(tài)度,歡迎拉莫斯先生以特使身份早日訪華,?!?/p>
據拉莫斯透露,他此行將以私人身份會見一些與高層接觸密切的人士,。在其透露的即將會見的人士中,,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是其第一個要見的朋友。從這一點來看,,拉莫斯此行雖強調不談南海,,但還是想了解中國官方與學界對南海問題,尤其是南海仲裁案的看法,。因此,,此行更像是探底之旅,為杜特爾特政府接下來的行動打前哨。
拉莫斯此行的私人性也凸顯了杜特爾特政府在重啟中菲會談上的猶豫不決,。在今年的總統(tǒng)大選中,,包括杜特爾特在內的5名候選人均強調與華對話,這意味著與中國開展談判已經成為菲政界與民間的共識,。杜特爾特任命訪華特使,、召集4位前總統(tǒng)共同商討南海問題、并沒有堅持在東盟外長聯(lián)合聲明中涉及南海仲裁案結果等舉措,,均表明了杜特爾特決議改變或者彌補前任政府在該問題上的激進政策,。
但拉莫斯此行僅從私人交流開始“破冰”,則預示著兩國正式開展談判的時機還沒有到,。
其中,,最根本的問題在于中菲兩國在南海仲裁案上存在原則性差異。中國不接受,、不承認,、不執(zhí)行所謂的裁決,而菲律賓則想將其視作重啟談判的前提性條件,。7月29日,,杜特爾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南海仲裁案幫菲律賓“贏得一張王牌”,。但在中國堅決的態(tài)度下,,這張所謂的“王牌”實際上已經成為了“雞肋”。
此外,,即便杜特爾特有心同中國開展談判,,其依然面臨著強大的國內外阻力。阿基諾任內,,一方面,,與美國簽署《增強防衛(wèi)合作協(xié)議》,將美軍重新迎回蘇比克灣,,并多次在南海海域開展美菲聯(lián)合軍演,;另一方面,將南海問題提交國際仲裁,。阿基諾的南海政策使得菲律賓被牢牢地綁在美國“亞太再平衡”的“戰(zhàn)車”上,。受制于阿基諾政府南海政策的慣性,杜特爾特想在南海問題上實現“大轉彎”,,短期內很難實現,。
因此,杜特爾特在正式開啟談判上,,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但這并不意味著,中菲談判遙遙無期,,任命拉莫斯作為訪華特使并正式成行,,不管是官方還是私人交流,都預示著菲律賓在中菲南海談判上邁出了積極的一步,。中國歷來對中菲南海和談敞開大門,,只要菲政府肯真正下定決心,相信中菲兩國正式啟動和談的日子并不會太遠,。
□李冰冰(媒體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拉莫斯訪華 中菲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