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低速電動車需要合法“出路”
四輪低速電動車在河南各地待遇不一,,有的鼓勵有的限制,歸根結底在于國家層面尚未出臺對此類車規(guī)范化管理的標準政策,。
四輪低速電動車的時速和續(xù)駛里程等達不到工信部《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規(guī)定,,卻因實用廉價深受中低收入者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居民的青睞,。如何既能滿足群眾便捷出行的要求,,又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河南省多地通過疏堵結合,,探索此類車的管理之道,。(據8月9日《人民日報》)
市場需求旺盛,但身份“不合法”,,如何管理四輪低速電動車,,確實考驗執(zhí)政智慧。洛陽,、許昌,、鶴壁、駐馬店等多地市進行探索,,保障此類車“產有標,、車有牌,、人有證、法有位”,,積極引導低速電動車健康上路,,體現(xiàn)了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為民便民的服務理念,,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統(tǒng)一的工作方法。
然而一些城市,,比如鄭州,,仍嚴格限制低速電動車上路,也在情理之中,。在機動車不斷增加的現(xiàn)實下,限制是為了交通順暢和安全,。按業(yè)內人士解釋,,低速電動車無論從車速、車重還是設計外觀已經達到機動車標準,,已經遠遠超過非機動車時速20公里的限制,,需要在國家工信部備案,之后車管所會有許可證書,,才能上牌,,合法行駛。
四輪低速電動車在河南各地待遇不一,,有的鼓勵有的限制,,歸根結底在于國家層面尚未出臺對此類車規(guī)范化管理的標準政策。低速電動車未被列入國家《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yè)及產品公告》目錄,,相關管理條文不完善,,難以上牌,不允許上路的,。早日制定完善相關標準法規(guī),,才能真正破解低速電動車疏堵困局。
早日定標準,,有其現(xiàn)實緊迫性,。其一,低速電動車已初具產業(yè)規(guī)模,,低速電動車正在不斷涌入市場,,全國已經有接近200萬輛的保有量,質量不一,,魚龍混雜,,急需規(guī)范管理。其二,低速電動車經濟,、節(jié)能,、方便,現(xiàn)實中已成為許多人出行的首選代步工具,,急需明確身份,。其三,各地政策不一,,而車輛具備流動性,,這就為異地管理增添了難度,急需統(tǒng)一標準,。
當務之急,,首先應明確四輪低速電動車的合法身份。在歐美,,時速低于50公里,,四大工藝,沖壓,、焊裝,、涂裝、組裝均合格,,投資在2億人民幣以上,,企業(yè)及產品即為合法。但在國內,,像洛陽大陽,、預潔、麗馳投資都有幾億,,達到國際標準,,身份卻依然尷尬,有企業(yè)負責人感嘆:我們產品在歐洲和美國是不落后的,,在國內卻成了落后的,。國內法規(guī)和標準缺失,讓企業(yè)無所適從,,早日制訂標準,、掛牌,明確其合法身份,,對企業(yè)和產業(yè)的促進作用會更大,。
需求決定市場,創(chuàng)新促進發(fā)展,。低速電動車的市場需求不容忽視,,轉變管理思維才能更好引導和解決問題,。在繁華大都市,低速電動車顯然是一大安全隱患,,但在三四線城市,,郊區(qū)及廣大農村,仍不失為便捷出行的好工具,。日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四輪低速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并對外征求意見,。業(yè)內認為,,這是國家層面對四輪低速電動車合法身份的一個暗示,我們期待,,全國統(tǒng)一的四輪低速電動車管理標準也早日出臺,,讓低速電動車在應有的“地盤”上行駛得更穩(wěn)當。(夏遠望)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低速 電動車 合法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