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季羨林的收藏趣事:30元買五幅白石圖
季羨林先生
季羨林的弟子錢文忠透露,,季羨林先生是個大收藏家,。然而,與作為一位大學者的名聲相比,作為大收藏家的季羨林先生,,就幾乎不為外界所知了,。
30元五幅白石圖
季羨林有意識的收藏開始于1949年之后,特別是上世紀50年代的建國初期,。那個時候,,古都北京的街頭小店隨處可見字畫文玩,而問津者卻寥 寥無幾,。季羨林不忍心看著這些藝術(shù)瑰寶就此流散消亡,,總想盡自己的力量,能夠搶救多少就算多少,。當時季羨林月工資300多元,,此外還有擔任各種職務(wù)的津貼 和不少的稿費??偸杖朐诋敃r是很高的,。他的收藏起點極高,將自己的收藏下限定在了齊白石,,其余的都不及相顧,。他收藏的第一批白石老人作品,是由好友吳作人 先生介紹并且代為經(jīng)手的,。30元人民幣,,入藏的是五幅白石老人蔬果斗方精品,還都帶有做工精細的老紅木鏡框,!季羨林先生收藏的白石老人作品多且精,。比如, 先生藏有白石老人的整開巨幅豹子,。偶一掛出,,精彩流淌,滿屋生輝,,觀者無不目瞪口呆,。
500元蘇東坡手跡
在收藏的過程中,先生總是心懷慈悲,,很少還價,。久而久之,不少“跑街”的也就和這位一級教授,、大學者成了知心朋友,。他們會直接了當?shù)馗嬖V先 生,哪些是開門的,哪些是“說不好”的,。季羨林先生就根據(jù)自己的判斷加以選擇購藏,。蘇東坡的《御書頌》是季羨林出了在當時的情況下算得上是巨價的500 元,將之買下,。在當時的書畫業(yè)界被傳誦為“善舉”,。名家作品也就從深藏中紛至沓來。季羨林先生的收入大多化成了藏品,,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收入極高的先生 居然了無儲蓄。然而,,也正因為如此,,仇英、董其昌,、文征明,、祝枝山、唐寅,、八怪等精品進入了季羨林先生的收藏,。“季羨林先生的藏品,幾乎可以印制一部中國 明清字畫史的精品圖錄,。”錢文忠說,。
竊賊光顧 所幸不識貨
季羨林先生的藏品里,還有數(shù)量很大的文房雅玩,。就硯臺而論,,抗日戰(zhàn)爭淪陷期間,一位北平偽市長的著名收藏,,后來大半都收在先生處,,數(shù)量有幾 十方,都是今天幾乎看不到的妙品,。就印章而論,,田黃、田白,、芙蓉也不在少數(shù),,不少是白石老人等名家佳鐫。故宮(微博)曾經(jīng)用過一枚隨形章,,文曰“上下五千 年縱橫一萬里”,,陳曼生名作,章料是一方將軍洞白芙蓉,,原配銀托,,這也是季羨林先生的藏品。某一天,小偷由底樓陽臺闖入,,撬開了季羨林先生的書桌抽屜,。里 面就滿是名家所刻的田黃、田白,、芙蓉,。還好,這位小偷斷乎不是一位“雅盜”,,只拿了一把電動剃刀,、一把瑞士軍刀,,就揚長而去了,。
藏書多 北大排第一
這些古舊文物雅玩也不僅是季羨林先生一人的藏品。主要是字畫,,有一部分就是師母從濟南帶到北京的,,那口幾乎可以躺下一個大孩子的鐵皮畫箱,后來先生也一直用著,。很多人知道,,師母彭女士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師母出身于一個大家族。
季羨林先生的藏書數(shù)量巨大,,在北大應該是可以排第一的,。其藏書的特色在于域外出版的冷門學術(shù)經(jīng)典。在瘋狂的“文革”歲月,,季羨林的收藏自然也被抄沒了,。然而,最為難能可貴的是,,由于季羨林先生的清華同學,、多年好友胡喬木的關(guān)心過問,基本完好無損地歸還給了先生,。
季羨林的收藏還遠遠不止這些,。啟功、鐘敬文,、臧克家,、吳組緗、周一良,、饒宗頤,、范曾、歐陽中石、劉炳森等一代俊彥,,也經(jīng)常以自己的作品,,以 及自己購藏的文物工藝品相贈。這些藏品無論是在數(shù)量,、價值上,,即或是在價格上,都是非??捎^的,。季羨林先生有一個習慣,也使得他在無意中積累起很可觀的藏 品:只要是有字的紙,,一律不予丟棄,。至于季羨林先生自己的幾乎沒有中斷過的日記、大量的手稿書稿信札,、書法,,在今天自然也已經(jīng)被很多人列入收藏品了。季羨 林曾將其所藏一批圖書,、稿,、字畫等物品捐贈北大。(文/ 林明杰)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收藏 季羨林 齊白石 收藏家 蘇東坡手跡 古舊文物 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