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無與倫比的美國現(xiàn)代藝術私人珍藏亮相佳士得
巴尼?艾伯斯渥斯珍藏(Barney A,。 Ebsworth Collection)是收藏史上的一大成就,彰顯二十世紀美國藝術的興起及發(fā)展,。然而,法國的大西洋海岸才是這個非凡組合的起源之地,。
艾伯斯渥斯(1934-2018年)在其自傳中透露:‘其實,,我對藝術的興趣始于1957年。當時我并非藝術鑒賞家,。我參觀[羅浮宮]是因為那里是巴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在館內所見的事物,深深改變了我,?!?/p>
艾伯斯渥斯當時在美國軍隊服役,在完成基本訓練后‘極度希望前往法國’,。 他在大學時讀過普魯斯特(Proust)的作品,,點燃了他對這個國家的熱愛。步下那班從德國出發(fā)的火車的一刻,,他指自己就如‘踏足歷史悠久的迷人領域’,。
他的首趟巴黎之旅僅僅為期三天,但足以成為其一生的關鍵時刻,。他憶述自己穿梭于羅浮宮各個展覽,,‘如何被偉大的藝術作品所包圍,令他心存敬畏’,。這令他留下深刻印象,,離開后一直希望認識‘每幅畫作、其創(chuàng)作時段乃至相關的藝術家,?!?/p>
艾伯斯渥斯充分展現(xiàn)了他的探究精神及對知識的渴求,有空便前往當?shù)貓D書館了解上個周末所欣賞的藝術品,,并為下次博物館之旅作準備,。他說:‘我沒有接受過導師的培訓,也沒上過正式課程,,我只是通過閱讀和觀察來學習藝術史,。我的雙眼,便是我的導師,?!?/p>
‘地產界最講求三大重點:地段、地段和地段,。對我來說,,收藏藝術品則講求品質、品質和品質,?!湍?艾伯斯渥斯
巴黎不僅讓艾伯斯渥斯發(fā)現(xiàn)自己對藝術的熱愛,在1956年的新年前夕,他更于USO派對上遇到19歲的法國少女瑪田?迪維斯媚(Martine deVisme),,二人在午夜時分開始共舞,。他在多年后寫道:‘我當時從未想過她會成為我的妻子?!?/p>
他們于1958年3月結婚,,艾伯斯渥斯與妻子回到美國圣路易斯,并誕下女兒克里斯蒂安(Christiane),。與此同時,,他在旅游業(yè)界邁出成功事業(yè)的第一步,買下一家小型旅游公司,,并逐步發(fā)展成國際公司INTRAV,,在世界各地舉辦奢華旅行團。他的事業(yè)穩(wěn)步上揚,,對藝術的熱愛亦有增無減,。
艾伯斯渥斯說:‘沒有人一開始便是收藏家。當你買了一些喜歡的東西,,大概八到十件,,然后有人跟你說:“你的收藏真棒?!贝藭r你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確擁有一個收藏系列,。’他的收藏之旅始于十七世紀的荷蘭畫作和日本書畫,,直至1971年前往鹿特丹公干時的一次晚餐會談,,令他的收藏有了截然不同且更加明確的方向。
巴尼?艾伯斯渥斯在其西雅圖寓所,,又名‘美國之地’,,身后是加斯頓?拉謝 (Gaston Lachaise )(1882-1935年)的作品 《站立的女子》,,1932年,。銅雕。高88 ?吋,。此拍品于2018年11月在佳士得紐約‘美國之地:巴尼?艾伯斯渥斯珍藏’晚間拍賣中呈獻,。照片: Brian Smale
艾伯斯渥斯獲邀鑒賞一個網羅林布蘭(Rembrandt)、哈爾斯(Frans Hals)等古典大師畫作的私人珍藏,。他意識到自己的藏品無法與之媲美,,于是回家后和圣路易斯藝術博物館(St。 Louis Art Museum)時任館長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uckley)會面,。
艾伯斯渥斯憶述:‘[巴克利]建議法國印象派畫作,,我告訴他我買不起。他再提議巴黎畫派,我也直說自己負擔不起,。于是,,他提出了美國印象派,我問道:“這是甚么,?”不知怎的,,我們便談到美國現(xiàn)代主義,這就是我整個收藏的起源,?!?/p>
艾伯斯渥斯認同應從垃圾箱畫派(Ashcan School)開始收藏,這些二十世紀早期的畫家以紐約日常生活場景為題,,成員包括羅伯特?亨利(Robert Henri),、威廉?格拉肯斯(William Glackens)、埃弗雷特?希恩(Everett Shinn),、喬治?盧克斯(George Luks)和約翰?斯?。↗ohn Sloan)。
艾伯斯渥斯說:‘地產界最講求三大重點:地段,、地段和地段,。對我來說,收藏藝術品則講求品質,、品質和品質,。我寧可重質不重量?!?/p>
他發(fā)誓只選購最佳精品,,或者‘現(xiàn)在(而非日后某個時候)能掛在博物館墻上的杰作’。艾伯斯渥斯的另一原則是,,他只會購置已經去世的藝術家的作品,,以便他從整個藝術珍藏系列作出選擇,并且專注于作品本身而非藝術家,。他解釋:‘最重要的是我能從作品看到甚么,,以及與同一藝術家的其他創(chuàng)作相比較,我對該作品的理解又有多少,?!?/p>
威廉?詹姆斯?格拉肯斯(1870-1938年), 《拉法葉咖啡廳(凱?劉雷爾肖像)》,,1914年作,。油彩 畫布。32 x 26吋(81.3 x 66公分),。此拍品于2018年11月在佳士得紐約‘美國之地:巴尼?艾伯斯渥斯珍藏’晚間拍賣中呈獻,。
艾伯斯渥斯在1972年創(chuàng)立了皇家郵輪公司(Royal Cruise Line),,同年他和巴克利注意到威廉?格拉肯斯1914年的作品《拉法葉咖啡廳(凱?劉雷爾肖像)》(上圖)于紐約公開拍賣。他指自己對作品‘一見鐘情’,。
該場拍賣亦呈獻了查爾斯?伯奇菲爾德(Charles E,。 Burchfield)的精采水彩畫作,這促使艾伯斯渥斯展開新一輪的研究,?!趦H僅一小時的速成班中,我便認定此作繪于他的最佳時期,,如符合預算,,我就買下?!Y果,,他離開紐約時,已是這兩幅畫作的新主人,。
愛德華?霍普(1882-1967年),,《中餐廳(雜碎)》,1929年作,。油彩 畫布,。32 x 38吋(81.3 x 96.5公分)。此拍品于2018年11月在佳士得紐約‘美國之地:巴尼?艾伯斯渥斯珍藏’晚間拍賣中呈獻,。
艾伯斯渥斯在下一場拍賣購藏了查爾斯?舍勒(Charles Sheeler)的三件畫作,。隨后,他再添購了斯圖爾特?戴維斯(Stuart Davis)和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的小型畫作,,直至發(fā)現(xiàn)自己身處另一個兩難局面:要選擇二十世紀初期還是十九世紀的藝術品,?他最終選擇了前者。
斯圖爾特?戴維斯(1892-1964年),,《街上靜物》,,1941年作。油彩 畫布,。10? x 12? 吋(25.7 x 30.8公分),。此拍品于2018年11月在佳士得紐約‘美國之地:巴尼?艾伯斯渥斯珍藏’晚間拍賣中呈獻。
巴克利深得艾伯斯渥斯的信任,,并鼓勵他聚焦于美國現(xiàn)代主義的名家,,如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查爾斯?德穆斯(Charles Demuth)、約瑟夫?斯特拉(Joseph Stella)和查爾斯?舍勒,。他還向艾伯斯渥斯介紹了多位著名畫商,,如瓊?沃什伯恩(Joan Washburn),、安托瓦內特?卡沃西亞(Antoinette Kraushaar)和維珍尼亞?扎布里斯基(Virginia Zabriskie)。
巴克利向艾伯斯渥斯建議在預算之內,,建立一個云集十二大美國現(xiàn)代主義畫作的系列,。如果他發(fā)現(xiàn)有第13幅畫作較現(xiàn)有藏品更佳,便應將現(xiàn)有作品賣掉,,去舊迎新,。不過,艾伯斯渥斯在短短一年之間,,已經購下第13,、14和15件珍品。
查爾斯?舍勒(1883-1965年),,《貓步》,,1947年作。24 x 20吋(61 x 50.8公分),。作品于2018年11月在‘美國之家:巴尼?艾伯斯渥斯珍藏’晚間拍賣上登場
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在1973年舉行的伊迪絲?格雷戈爾?哈爾珀特珍藏(The Estate of Edith Gregor Halpert)拍賣,。她是Downtown畫廊的擁有者,亦是阿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去世后,,美國現(xiàn)代主義作品的一大重要畫商,。艾伯斯渥斯其后承認,他本來計劃購下全部20幅畫作,,但最終他花了150萬美元,,投得一件此前曾以35,000美元拍出的作品,。
在此次拍賣中,,他不敵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未能投得約翰?馬林(John Marin)的水彩畫,,卻成功以47,000美元成功競投喬治亞?歐姬芙的《黑,、白,、藍》。隨后,,他認識了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rt)館長勞埃德?古德里奇(Lloyd Goodrich),。他曾于1970年為歐姬芙策劃回顧展,古德里奇向他表示,,自己認為1930年的抽象油畫是‘歐姬芙的最佳畫作’,。
喬治亞?歐姬芙(1887-1986年),《尖角和羽毛》,,1937年作,。油彩 畫布,。9 x 14吋(22.9 x 35.6公分)。此拍品于2018年11月在佳士得紐約‘美國之地:巴尼?艾伯斯渥斯珍藏’晚間拍賣中呈獻,。
艾伯斯渥斯寫道:‘我理解喬治亞的作品,,是因為我能以歐洲人的眼光看待美國藝術家。歐洲人早于美國人以前,,便能理解這種藝術,。我們仍存在文化自卑感,認為所有偉大的藝術作品均來自歐洲,?!?/p>
喬治亞?歐姬芙(1887-1986年),《百福特?德萊尼》,,1943年作,。木炭 紙本。24? x 18?吋(62.9 x 47公分),。此拍品于2018年11月在佳士得紐約‘美國之地:巴尼?艾伯斯渥斯珍藏’晚間拍賣中呈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美國藝術才開始蓬勃,,著名藝術家包括杰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和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喬治亞的作品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也沒有其他人的影子,,是純粹的美國風格?!逛姿古c歐姬芙建立起長久友誼,,他迎娶第二任妻子帕特里夏(Patricia)時,歐姬芙更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比基家中擔任二人的證婚人,。
艾伯斯渥斯對自己購下的美國現(xiàn)代主義佳作非常滿意,,轉而把目光投向抽象表現(xiàn)主義大師的博物館級作品,延續(xù)他對獨特創(chuàng)意實驗的追尋,,歐洲經典傳統(tǒng)被擱在一旁,,并由大膽嶄新的民族認同精神所取替。
威廉?德?庫寧(1904–1997年),,《女子風景》 ,,1954-1955年作。油彩 木炭 畫布,。65? x 49?吋(166.3 x 125.4公分),。此拍品于2018年11月在佳士得紐約‘美國之地:巴尼?艾伯斯渥斯珍藏’晚間拍賣中呈獻。
艾伯斯渥斯在2010年時曾告訴佳士得:‘我當時想做的就是將自己的美國現(xiàn)代主義系列收藏,,變成美國二十世紀系列,。我亦從那時開始有興趣購買法蘭茲?克萊因(Franz Kline)、德?庫寧,、波洛克,、 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沃荷(Warhol)和霍克尼(Hockney)的作品,?!?/p>
歷史學家布魯斯?羅伯遜(Bruce Robertson)認為:‘美國最偉大的行為,以及最原始的創(chuàng)作,,肯定便是美國本身,。’艾伯斯渥斯珍藏帶來獨特而強烈的國家情懷,,并通過霍普,、歐姬芙、波洛克,、瓊?米切爾(Joan Mitchell),、法蘭茲?克萊因、德?庫寧等遠見卓識的大師一一體現(xiàn),。羅伯遜稱:‘這正是單一偉大珍藏的價值所在,。’
杰克遜?波洛克(1912-1956年),,《紅色筆觸的構成》,,1950年作。油彩 瓷漆 鋁漆 畫布,。36? x 25?吋(93 x 65.1公分),。此拍品于2018年11月在佳士得紐約‘美國之地:巴尼?艾伯斯渥斯珍藏’晚間拍賣中呈獻。
艾伯斯渥斯表示:‘憑借運氣,、時機和鉆研,,我得以成就這一現(xiàn)存最優(yōu)秀的美國現(xiàn)代主義畫作私人珍藏?!苏洳卦?987至1988年作巡回展覽,,地點包括圣路易斯藝術博物館、檀香山藝術學院(Honolulu Academy of Arts)和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2000年又舉行第二次巡展,地點包括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和西雅圖藝術博物館(Seattle Art Museum),。
埃利?納德爾文(Elie Nadelman)(1882-1946年),,《舞者》,約1916-17年作,。銅雕 棕色銅銹,。高29?吋(74.9公分),,底座高1?吋(3.8公分)。此拍品于2018年11月在佳士得紐約‘美國之地:巴尼?艾伯斯渥斯珍藏’晚間拍賣中呈獻,。
這個系列在眾多方面反映了巴尼?艾伯斯渥斯本身藝術品味的鑒賞之旅,。查爾斯?巴克利寫道:‘對巴尼而言,購買此時期的美國藝術品是個人承諾和發(fā)現(xiàn)的一大力證,。盡管認識巴尼的人也清楚知道收藏為他帶來的樂趣,,但巴尼最大的滿足感,相信是來自從這些繪畫和雕塑一起的生活中所學到的東西,?!?/p>
艾伯斯渥斯秉承亨利?克萊弗里克(Henry Clay Frick)、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加德納(Isabella Stewart Gardner)和阿爾伯特?巴恩斯(Albert C,。 Barnes)等美國收藏名家的傳統(tǒng),,視自己的宅邸為藝術與建筑之間的對話。此大宅位于華盛頓州西雅圖市郊,,由知名建筑師吉姆?奧爾森(Jim Olson)設計,,是他與第三任妻子帕米拉(Pamela)
的居所。國家藝廊策展人富蘭克林?凱利(Franklin Kelly)曾寫道:‘歷史上,,曾有無數(shù)大宅匯聚偉大的藝術,,但從一開始便以藝術為核心元素構建的房屋,實在為數(shù)不多,?!?/p>
在巴尼?艾伯斯渥斯的藝術收藏生涯中,他十分重視把大宅開放予不同的博物館團體,、學術和藝術教育項目,,讓更多人可親眼鑒賞并親身體驗藝術作品。他深信在其一生自己只是這些杰作的保管者,,因此應該讓那些有興趣學習和真正體驗藝術的人們和他一樣,,能親身接觸這些藝術杰作。
巴尼?艾伯斯渥斯獲譽為‘全球200大收藏家’以及‘美國百大收藏家’,,并擔任西雅圖藝術館(Seattle Art Museum),、檀香山藝術館(Honolulu Museum of Art)、圣路易斯藝術館(St,。 Louis Art Museum),、華盛頓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史密森尼美國藝術館(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位于圣路易斯艾伯斯渥斯公園(Ebsworth Park)的弗蘭克?洛伊?萊特之家(Frank Lloyd Wright House)和勞梅爾雕塑公園(Laumeier Sculpture Park)的董事會成員或受托人。多年來,他向西雅圖藝術館(Seattle Art Museum),,以及其他博物館和慈善機構慷慨捐贈多件美國早期重要作品,。
當他回顧曾和自己一生共處的藝術珍品時說:‘這并不關乎擁有個別作品。重點是因收藏而來的情感和知識體驗:使我的人生充滿光輝,,更顯豐盛,。’
艾伯斯渥斯于2018年4月去世,,去世時身邊有他的第四任妻子麗貝卡(Rebecca)和女兒陪伴,。
編輯:楊嵐
關鍵詞:私人珍藏亮相佳士得 美國現(xiàn)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