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冬季凍瘡難治愈 預防是關鍵
近日,,氣溫下降,天氣寒冷,,手腳凍瘡患者明顯增多,,原本纖細的手指成了一根根紅蘿卜,面對凍瘡這種頑固性的疾病,,許多市民苦不堪言,,一旦長了凍瘡往往就伴隨整個冬天,,又容易復發(fā),一到溫暖的環(huán)境里,,患凍瘡的部位就會奇癢難忍,,嚴重時出現(xiàn)水皰、潰瘍等,,影響人們的工作和學習,。
凍瘡的形成
凍瘡是由于受寒冷因素影響之后,皮膚的小動脈就會收縮,,持久收縮之后,,血管的收縮能力就喪失,造成擴張,,然后血液淤積,,造成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引起一系列的局部組織的炎癥。
凍瘡面積一般不是很大,,蠶豆大小,,呈暗紫紅色并有水腫性斑塊或硬結,邊緣是鮮紅色,,中央青紫色,,表面緊張光亮,,瘙癢比較明顯,,摸上去是冰涼的,按一下后紅腫褪色但恢復較慢,,有些人會出現(xiàn)疼痛或者感覺到螞蟻爬,,重者腫脹加劇,表面可形成水皰皰破后可形成糜爛或潰瘍,,能夠感覺有癢感,,燒灼感,腫脹感,,癢感受熱后加劇,,有糜爛或潰瘍者自覺疼痛。
凍瘡常見于兒童,、老人以及一些身體較弱的和不經常體育運動的人,。竹林街保錦路的一位老中醫(yī)告訴筆者:“這個凍瘡呢,不僅僅是因為寒冷,,它還跟營養(yǎng)不良,,有沒有感染啊,有沒有慢性中毒等等有關,。另外汗手更容易長凍瘡,。”
寒冷是凍瘡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在冬季或初春季節(jié)時,氣溫低下,,造成局限性皮膚炎癥損害,,一般發(fā)生在肢體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邊,,耳垂和面頰部,。這些暴露部位保暖不好,血液循環(huán)能力相對差一些,,抗寒能力也相對差一些,。
現(xiàn)代醫(yī)學還認為凍瘡是因為患者的皮膚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襲,,使末梢的皮膚血管收縮或發(fā)生痙攣,,導致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使得氧和營養(yǎng)不足而發(fā)生的組織損傷,,中醫(yī)學認為凍瘡的發(fā)生是由于患者陽氣不足,,外感寒濕之邪,使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而發(fā)病,。
預防是關鍵
凍瘡一旦發(fā)生,在寒冷季節(jié)里是較難快速治愈,,要等天氣轉暖后才會逐漸愈合,,而且容易反復。欲減少凍瘡的發(fā)生,,關鍵在于入冬前就應開始預防,。
一要注意保暖,手部經常摩擦,;二要防止潮濕,,保持干燥,在家里做家務比如洗碗,、洗衣服,,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可以用熱水保持手的溫度,,洗完之后一定要及時擦干,,因為潮濕是對凍瘡來說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凍瘡的一個誘因,。手套,、鞋襪,、帽子都要寬松舒適。如果愛出腳汗,,就要選用舒適,、吸汗能力強的鞋墊,以保持雙腳的干燥,,女性應避免穿尖頭高跟鞋,,會造成腳部的血液循環(huán)不流暢,應盡量穿舒適平底鞋,;三要加強體育鍛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四要積極治療已有的具有相關性的疾病,,比如營養(yǎng)不良、貧血及一些慢性疾病,,這些疾病也是凍瘡的誘因,。
另外,老中醫(yī)建議市民在日常飲食中注意多補充一些維生素A,、維生素C及礦物質,。 宋媛艷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凍瘡 預防 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