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古人如何過“夏至”?嘗食角黍,、互贈扇子和放假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時間走到六月中旬,,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夏至”如約而至,,天氣變得更加炎熱,,空調(diào)房,、冰西瓜成了許多人的最愛,。
在古代,,夏至其實是個比較重要的節(jié)日,,《詩經(jīng)》里有“年豐多黍”的句子,人們會舉行一些儀式來祈求豐收,。遼代時,,女子之間還會互贈扇子與香囊。
夏至原本是個節(jié)日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確立最早的節(jié)氣之一,。
過去,古人們采用土圭測日影,發(fā)現(xiàn)這一天白晝最長,,夜晚最短,,最終確定了夏至,稍后又發(fā)現(xiàn)晝夜等長的春分與秋分,,在此基礎上確立二十四節(jié)氣,。
夏至和冬至一樣,,屬于中國民間重要的節(jié)日,古時又稱“夏節(jié)”,、“夏至節(jié)”,。民俗學專家高巍說,在有些地方,,“夏至節(jié)”的熱鬧程度不亞于端午節(jié),。
“夏至雨點值千金”說明了此時雨水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性。人們會在夏至舉行隆重的祈福儀式,,皇帝則會“祭地”祈求豐年,。司馬遷所著《史記·封禪書》便提到:“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
另外,,民俗學專家王娟說,,夏至時很多農(nóng)作物已經(jīng)開始收獲了,所以還會舉祭祀谷神的儀式,,表示答謝,。
古人怎么過夏至?放假,、嘗黍
“夏至嘗黍,,端午食粽”是古時食俗?!秴问洗呵铩酚涊d,,當早黍于農(nóng)歷五月登場時,天子要在夏至時舉行嘗黍儀式,。
此外,,《詩經(jīng)》中也有“年豐多黍”的詩句,大家一起嘗食角黍被認為是一種歡慶年豐的標志,。
除了各種時令小吃,,高巍說,,古代夏至還有一個“福利”:清代之前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人們與親人團聚暢飲,;宋朝則會給百官放假三天,,這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人們對夏至的重視。
“隨著端午節(jié)的出現(xiàn),很多‘夏至’習俗被挪到端午,,比如,,夏至時遼代女子之間會互贈扇子與香囊,這一習慣延續(xù)很久,,后來便不存在了,。”高巍稱,。
“冬至餛飩夏至面” 飲食養(yǎng)生宜清淡
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夏至”是一個較為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提醒人們一年中最炎熱時刻的到來,。防暑降溫之外,,大家也會在飲食上做出一些調(diào)整。
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說,。在江南一帶很多地區(qū),,“夏至吃面”是一項重要習俗,南方的面條品種多,,如陽春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面等,令人饞涎欲滴,。
按照老北京的習俗,,每年一到夏至節(jié)氣就可以盡情享用生菜、涼面了,,新面上市既可以嘗鮮,又能吃點生冷食物降火開胃,。夏至時,,街頭巷尾的面館人氣頗旺,各種面條都很受歡迎,。
夏至時,,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背赃^餛飩,,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高巍表示,,天氣炎熱時,飲食也應當適當清淡一些,,避免脾胃負擔過重,,可以喝一些綠豆湯或者冬瓜湯,消暑降溫,。(完)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夏至 放假 古人 互贈 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