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朱自清誕辰120周年:不能忘記的背影
圖書館館長的書緣
朱自清1925年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致力于散文創(chuàng)作,成為久負盛名的散文作家,。1935年至1936年期間,,任清華大學圖書館代館長。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朱自清隨校南遷,。據(jù)《清華大學史料選編》中的《圖書館工作報告》中記載:
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七月,宛平盧溝事件,,竟為燎原星火,。北平近在咫尺,首當其沖,。北平關閉城門,,內外隔絕。館人乃將本館及各系預裝之圖書儀器五十余箱,,及館中目錄文件卡片等,,不顧敵軍嚴密檢查,運存城中某處,。一面復謀續(xù)運,,旋敵軍強據(jù)校舍,公物不能攜出,,迭經(jīng)交涉無效,。幸而年前運出所有中西文善本,全部地志,,及各系需用書籍等四百余箱,,運存漢口,連同運出者,,共約四百箱,。
這400余箱重要物資南運后暫存湖北漢口上海銀行第一倉庫,后來從漢口輾轉運送至重慶北碚和云南昆明,。在那艱苦的歲月,,這些珍貴的圖書成為了西南聯(lián)大學生們的學習用書,也是學習資料的唯一來源,。
抗戰(zhàn)勝利后,,不僅運往西南聯(lián)大的圖書北上,而且在潘光旦主任的主持下,,館員們把其他敵偽機構瓜分走的圖書,也盡量搜集回來。也就是說,,今天我們在清華圖書館老館書庫里所見到的部分圖書,,就是當年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南渡北歸、飽經(jīng)滄桑的圖書,。這些圖書見證了一段難忘的歷史,,也見證了當時朱自清在任圖書館代館長時,主持運送保護圖書的事跡,。
在清華圖書館建館早期的一些圖書中,,有的是朱自清本人捐贈給清華圖書館的,除此之外,,朱自清在任清華圖書館代館長期間,,還為圖書館選購了大量圖書。老一代館員保留了他當時選購圖書的批閱清單,,這些清單記錄了朱自清為收集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圖書資料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其中比較值得關注的是《我們的七月1924》簽名本。
《我們的七月1924》簽名本是朱自清在浙江任教時出版的散文集,,根據(jù)館藏章判斷,,該書是清華所購進圖書,為上海東亞圖書館發(fā)行,,1924年7月出版,,1927年2月再版,每冊定價大洋5角,。
據(jù)書中介紹,,作者等同仁為抒發(fā)他們的興趣起見,組織了一個不定期的文藝刊物,,名為“我們”,,并逐期系以出版年月,以為書名,。內有論文,、小說、詩,、戲劇,、小品、札記,、通信并精印書畫,、攝影等。
該書用瑞典紙印刷,,格式新穎,。已出二期,其中第一期《我們的七月1924》為清華大學圖書館收藏。書中重要作品有:俞平伯《鬼劫》,,葉圣陶《淚的徘徊》,,朱自清《溫州的蹤跡》,劉大白《舊詩新作》,,豐子愷的封面創(chuàng)作《夏》,。書中文章的相應位置,分別簽有朱自清,、俞平伯,、葉圣陶的親筆簽名。一般情況下,,簽名本的圖書中有一位作者的簽名非常普遍,,但有如此之多的大師聯(lián)合簽名本,實屬罕見,。
散文中的深情
縱觀朱自清的文學創(chuàng)作,,其在學習與工作期間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的詩歌散文。這些作品以真摯的情意,、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細膩的情感,,構成了他獨特,、濃郁的文學創(chuàng)作藝術風格,成為傳世佳作,。
《背影》是朱自清以感情取勝的名篇,,通過對父親背影的描寫,抒發(fā)了他對父親的一片深情,。
文章寫于1925年,,描述的是1917年朱自清在北大讀書時的一段經(jīng)歷。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jù),,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斗,,廣大勞動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朱自清的家庭因社會的黑暗而日趨窘迫,,“光景很是慘淡”“一日不如一日”,。父親先是“賦閑”,后為了找差事而“東奔西走”,,乃至老境“頹唐”,。這些都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奔波勞碌、前途渺茫的現(xiàn)實,。文章中既有真摯,、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也有綿綿不盡的感傷,。這恰恰符合中國古典美學的“含蓄”之美,,也正是其獨特韻味之所在。
《荷塘月色》寫于1927年7月,。那時的朱自清正在清華大學教書,住在清華大學校內,,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華園,。當時正值四一二運動,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曾參加過五四運動的愛國知識分子朱自清,,面對這一黑暗現(xiàn)實,既悲憤又不滿,,陷入了對現(xiàn)實無法理解的苦悶與彷徨之中,。懷著這種孤獨苦悶的心情,朱自清寫下了《荷塘月色》,,后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荷塘月色》所以成為白話文的典范,,在于朱自清在文章中所體現(xiàn)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和巧妙縝密的描寫技巧。例如:“田田的葉子”“像舞女的裙”,,“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則如“一粒粒的明珠”,,以及“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這些精美的比喻,,成為《荷塘月色》中膾炙人口的佳句,,《荷塘月色》也正是朱自清想“超然”又想“掙扎”心跡的真實描述和生動寫照。
愛國主義戰(zhàn)士
朱自清不但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同樣是位愛國主義戰(zhàn)士,。他不僅在文學作品中體現(xiàn)了愛國情懷,始終保持著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氣節(jié)和情操,。
1948年5月,,上海學生發(fā)起了反對美帝國主義扶植日本侵略勢力的簽名運動,后來反帝愛國風暴波及全國,。當時,,為了欺騙和收買知識分子,國民黨發(fā)放配購證,,用此證可低價購買美國面粉,。6月,,患胃病多年的朱自清,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并拒絕領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在日記中曾寫道:
我在拒絕“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簽了名,,這樣會減少一些收入。我考慮了一下午,,仍然認為簽名是對的,。因為我們既然反美扶日,就應該直接從自身做起……
在那個艱難的歲月,,朱自清沒有隨波逐流,,更沒有向命運低頭。他那堅毅,、正直的風范無形中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用一腔熱血和手中的筆,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向惡勢力發(fā)出了最猛烈的抨擊,。
朱自清的形象,那個不能忘記的背影,,將在人們心中越來越鮮活,,也越來越清晰。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圖書館)
編輯:楊嵐
關鍵詞:朱自清 圖書 背影 清華大學 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