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書畫動態(tài)書畫動態(tài)
劉墉等翰林書法作品亮相沈陽
清劉墉行書七言聯(lián),。沈陽故宮供圖
劉墉等翰林書法作品亮相沈陽 盡展清代書法魅力
中新網(wǎng)沈陽10月8日電 (韓宏)“濃墨宰相”劉墉,、關東才子王爾烈等清代翰林的書風,,對當時的清代書壇影響巨大,。10月8日,正在沈陽故宮舉辦的“館藏清代翰林書法展”上,41件翰林書法作品齊齊亮相。
沈陽故宮所藏的翰林書法作品數(shù)量眾多,基本上涵蓋了清代書壇各個時期的流轉變化,,也包含了帖學和碑學著名書家的精品及代表作品。通過研究這些翰林書家的作品,,可以清晰看到清代書法藝術發(fā)展的脈絡,,也為探求中國古代書法藝術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清王文治行書軸,。沈陽故宮供圖
據(jù)介紹,,清代翰林書風之所以對清代書壇影響大,一方面是翰林們身居科舉頂層,,在“學而優(yōu)則仕”的科舉選拔人才時代是對整個士人階層的引領,。另一方面,鑒于翰林院的特殊地位和翰林與帝王特殊的關系,,使得翰林們在領會帝王審美傾向上具有其他士人階層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
當天,在沈陽故宮師善齋展廳,,“濃墨宰相”劉墉,、“淡墨探花”王文治的書法作品引來觀眾駐足圍觀。
沈陽故宮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說,,劉墉的書法在中華書壇上絕對算得上是一朵不折不扣的奇葩,。墨色濃重,筆畫豐圓,,猶如珠圓玉潤的唐朝美女。喜歡的人贊他的字是“厚味深藏,,雍容華貴”,。
相對劉墉而言,“淡墨探花”王文治在歷史上知名度較小,,但這并不意味著其書法功力不好,。據(jù)介紹,他少年成名,二十歲左右便已經(jīng)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了,。王文治喜歡用長鋒羊毫蘸青黑色淡墨寫字,,其書法結體勻凈,蕭疏秀美,,有一種清雅的韻致,。
冠絕乾、嘉時代的關東才子王爾烈,,其書法文章也在現(xiàn)場展出,,文勢跌宕,縱橫開闔,,字字如珠似玉,,其書法初學顏真卿,得其雄厚雅健的結構與風骨,,繼學王右軍,,取其神韻流暢之美,加之筆法透徹,,大氣磅礴,,有芙蓉出水祥云捧日之妙。
據(jù)悉,,此次書法展將持續(xù)至12月28日,。
編輯:楊嵐
關鍵詞:翰林 沈陽 劉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