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收藏鑒寶頭條收藏鑒寶頭條
飛揚的詩詞 文化的鄉(xiāng)愁
中華詩詞富含了美好的情愫
文心可雕龍,,化意能繡虎,。仰望中華文化的詩山詞海,既有浩蕩長波一瀉千里的壯美,,又有畫龍點睛金雕玉砌的精美,?!对娊?jīng)》里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燕燕于飛,,差池其羽”;《楚辭》里的“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辭美意美情更美,。美是中華詩詞的內(nèi)在情愫和先天本性,,勤勞的美、執(zhí)著的美,,悲憤的美,、痛苦的美,親愛的美,、抗爭的美,,培育了中華民族最初的審美情趣。
沒有唐詩就不是唐朝,。盛唐之美,,不僅僅在傾國傾城之嫵媚肥美,寺庵廟殿之莊嚴華美,,更在詩行詞句之瑰麗唯美,。唐代盧照鄰的“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駱賓王的“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杜審言的“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王勃的“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陳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孟浩然的“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等等,他們對自心的觀照,,油然而生的顧影自憐與高潔孤秀,,誰人能比?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渾與粗獷,,誰不震撼?“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的隱逸與超然,誰不羨慕,?王昌齡的“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氣勢豪邁,,誰敢爭鋒,?李白對“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怡情悅性,,對當朝現(xiàn)世“猩猩啼煙兮鬼嘯雨,我縱言之將何補”“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的憂慮惆悵,,以及“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豪放氣象,,可謂風情萬種。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的憂世嫉俗情懷,,令人肅然起敬,。高適的“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岑參的“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韋應物的“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等戍邊報國情懷,赤膽忠心日月可鑒,。白居易對“幼者形不蔽,,老者體無溫”“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的忡忡憂心,,杜牧對“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愕愕譏諷,李商隱對“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的弱弱幽怨,,表達了詩人對帝王驕奢淫逸生活的憤懣和對艱難民生的同情,。五代十國時期,,歐陽炯“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的失落感,,南唐中主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的亡國恨,南唐后主李煜“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故國情,,留下嗟傷滿耳酸楚滿心。
這些錦繡文章字斟句酌用心良苦,,或氣壯山河,、吞納云霧,字如日月聲若雷霆,;或聲聲哀婉,、句句凄厲。最悲的往事,,最慘的現(xiàn)實,,凝成最美的文字、最美的意境,。中華詩詞的清美,、凄美、哀美,、壯美,,美得讓你心碎,讓你淚眼癡癡,,一步三回頭,。
中華詩詞展示了多彩的文化
詩詞滋養(yǎng)文化,文化成就詩詞,,中華文化的密碼隱藏在詩詞里,。
沒有宋詞就不是宋朝,。北宋九皇,、南宋九帝,雖然飽受內(nèi)亂與圍剿,,卻享國320年,,成就了中國古代一次文化的復興。范仲淹,、柳永,、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李清照,、岳飛,、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朱熹、辛棄疾,、陳亮,、葉紹翁、文天祥等文學名家如煙花綻放在宋朝的夜空,。岳飛的“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讀得人激情澎湃熱血沸騰,,直教人躍馬揮戈征戰(zhàn)死,;陸游的“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悲憤與憂傷,字字血,、聲聲淚,;辛棄疾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氣勢千鈞,豪情萬丈,;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憂心系南宋,正氣滿乾坤,英雄豪氣直上九霄,,殉國之心耿耿昭然,。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這些情感鮮明的宋代詩詞大多來自中原,、出自漢人,是中原農(nóng)耕文明與北方游牧文明交鋒,、大漢民族與游牧民族爭戰(zhàn)的背景下形成的文化奇葩,。抗遼,、抗金,、抗元戰(zhàn)爭幾乎貫穿了大宋王朝一半的生命時長,而宋的三個對手遼,、金,、元對中華詩詞也有自己的貢獻。如遼太祖的長子耶律倍的《海上詩》,、遼圣宗耶律隆緒“子孫宜慎守,,世業(yè)當永昌”的告誡,遼道宗耶律弘基不用契丹文而是寫漢詩,,他的皇后蕭觀音因擅長寫詩還被稱為“女中才子”,,他們的詩詞在中華文苑中留下艷麗的一簇;金主完顏亮“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的虎虎雄心令南宋朝廷心悸,,金代詩人元好問的“岐陽西望無來信,隴水東流聞哭聲,。野蔓有情縈戰(zhàn)骨,,殘陽何意照空城”,表達了金代逝去的無奈,;元代開國名相耶律楚材的“陰山千里橫東西,,秋聲浩浩鳴秋溪。猿猱鴻鵠不能過,,天兵百萬馳霜蹄”,,顯示了蒙古鐵騎的雷霆氣勢,而忽必烈的左丞相伯顏的“劍指青山山欲裂,,馬飲長江江欲竭,。精兵百萬下江南,,干戈不染生靈血”,,噴發(fā)著勢欲滅宋的豪氣。如此獵獵有聲的詩戈詞戟,,怎不令殘宋弱帝們膽戰(zhàn)心驚,!多民族詩詞的同壇斗妍,,催生了多樣多元多彩的中華詩詞,建構(gòu)了共生共榮共享的中國文化,。
詩風詞韻各爛漫,,你方唱罷我登臺。海涵百川的風格流派成就了中華詩詞的洋洋大觀,。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重要謀臣劉基以一首“笑揚雄寂寞,,劉伶沉湎,嵇生縱誕,,賀老清狂,。江左夷吾,隆中諸葛,,濟弱扶危計甚長”,,既嘲笑玄虛寂寞的揚雄、一醉方休的劉伶,、狂傲不拘的嵇康,、粗獷狂放的賀知章,又贊美了東晉的王導,、劉蜀的諸葛亮的“濟弱扶?!绷x舉,表達了積極進取的人生哲學,。與劉基同時同朝的高啟,,是朱元璋的戶部侍郎,他的《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以“石頭城下濤聲怒,,武騎千群誰敢渡”“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的豪邁雄渾之句,一掃元末以來柔弱之詩風,,開啟明代文必秦漢,、詩必唐宋的復古擬舊先聲。200多年后的湯顯祖以“春虛寒雨石門泉,,遠似虹霓近若煙,。獨洗蒼苔注云壑,懸飛白鶴繞青田”,,表現(xiàn)了超然脫俗與高雅清麗,;以“偶然彈劍一高歌,墻上當趨可奈何”表達憤世嫉俗且決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志向,。與湯顯祖同時代的“公安派”三袁的核心人物袁宏道,,有“不見兩關傳露布,尚聞三殿未垂衣。邊籌自古無中下,,朝論于今有是非”對國家大事的憂心,,有“妾家白蘋洲,隨風作鄉(xiāng)土”“青天處處橫珰虎,,鬻女陪男償稅錢”對平民百姓的同情,,也有“竹床松澗凈無塵,僧老當知寺亦貧”的禪意凈界,,其獨抒性靈,、皆出胸臆,為本色獨造,。而晚明時期鐘惺的“落日下山徑,,草堂人未歸。砌蟲泣涼露,,籬犬吠殘暉,。霜靜月逾皎,煙生墟更微,。入秋知幾日,,鄰杵數(shù)聲稀”,一定程度上矯正了“公安派”俚語俗言的淺率粗鄙,,以“幽深孤峭”見長,,卻又難免落入“競陵派”的晦澀艱深難懂。在峰回路轉(zhuǎn)與曲徑通幽中,,中華詩詞作了最絢爛的意境展示,。
繼承與創(chuàng)新,分享與共賞,,剛健與柔美,,雅趣與流俗,各個朝代,、各個地域,、各個民族、各個流派都為中華詩詞盛宴恭奉出自己的風味,,中華文化才如此流光溢彩五光十色,。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中國詩詞大會 詩詞 文化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