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書畫學(xué)院書畫學(xué)院
中國山水畫皴法演變:衰于明清
五,、 元代文人山水畫第三個高峰期
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王蒙并稱元季四家,。使文人畫達(dá)到前所未有的尚意高峰,。
黃公望(1269--1354)字子久,號大癡,,又號一峰道人,。[12]取法董巨披麻皴,山頂多作小塊礬頭結(jié)頂,。構(gòu)圖簡潔,,一片江南氣息,天真爛漫,。黃公望《溪山雨意圖》有長披麻皴,、短披麻皴,樹法有松葉點,介字點,,柏葉點,,垂頭點,細(xì)垂藤點,。
《溪山雨意圖》局部
吳鎮(zhèn)(1280--1354)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人,,在元四家中是一個真正的隱者,,山水師法董巨,兼取馬夏,,干濕筆具用,常用濕筆點苔,。[13]《漁父圖》披麻皴略變直筆皴法,,樹法有介字點,梅花點,,垂葉點,,所畫山石樹木密集之處及密,疏松之處及松,??芍^“疏可跑馬,密不透風(fēng),?!?/p>
《漁父圖》局部
倪瓚(1301--1374)字元鎮(zhèn),號云林子,,云林生等,。所創(chuàng)折帶皴 ,以側(cè)鋒干筆筆肚作皴 ,。畫風(fēng)極簡,。[14]《六君子圖》 折帶皴、一字坡平直,。樹法有仰葉,、一字點、介字,、下垂點,。倪瓚:折帶皴傳承人: 明:董其昌 清:漸江、查士標(biāo),、朱耷,。
《六君子圖》局部
王蒙(1308--1385)字叔明,號黃鶴山樵,趙孟頫外孫,。[15]師承董巨,、李郭,畫風(fēng)與王蒙截然不同,,筆法密密麻麻,,層層覆蓋。王蒙 《夏日山居圖》使用所創(chuàng)解索皴,、牛毛皴 ,,也用披麻皴、卷云皴,、并有礬頭,。樹法:大混點、一字點,、夾葉點,、下垂點、蟹爪,。王蒙:牛毛皴,、解索皴傳承人: 明:沈周/文徵明/陸治 清:髡殘、朱耷,、石濤,。
《夏日山居圖》局部
元四家在山水畫技法上上承至五代,下傳至明清六百年,。
六,、 明清代山水畫樹石法逐漸沒落期
明初期戴進(jìn)(1388--1462)字文進(jìn),浙派創(chuàng)始人,。[16]吳偉(1459--1508)字士英,,號小仙。[17]二人皆師承南宋院體四家畫風(fēng),,無有創(chuàng)新,。
中期蘇州出現(xiàn)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18]文征明(1470--1559)字壁,、號衡山居士,[19]唐寅(1470--1524)字伯虎,、號六如居士[20],、仇英(1494--1552)字實父、號十洲[21],、為代表的明四家,,又被稱“吳門四家”,。
沈周、文征明,、繼承元四家風(fēng)格,,唐寅卷上師承南宋院體,紙上作品融入文人畫的逸趣,,有柔和之氣,。仇英以工筆重彩的畫風(fēng)見長??偟膩碚f吳門四家實際為商品裝飾畫雄距蘇州,,并無創(chuàng)新。這與時代精神有關(guān),。
《廬山高》
《事茗圖》
明末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香光居士,縊文敏,。[22]師法董巨及元四家,,披麻皴、米點皴,、折帶皴等,樹法介字點,、一字點,、大混點、垂葉點,、等,。用墨如月光灑地,輕盈柔和,。但在技法上也無創(chuàng)新,,其自己曾坦言;“其有舍古法而獨創(chuàng)者乎,?!钡鋵γ髂┣宕剿嫷挠绊懯俏阌怪靡傻摹?/p>
清初四王,,王時敏(1592--1680)號煙客[23],,王鑒(1632--1717)字元照、號湘碧,、香庵主[24],,王翚、字石谷,,號耕煙散人[25],,清暉老人,,王原祁(1633--1690)字茂京,號麓臺[26],。四家山水皆師承董其昌,,上追元四家及董巨。
《秋山白云圖》局部
同時期四僧漸江(1610--1664)俗姓江,,名韜,,為僧后弘仁。是新安畫派創(chuàng)始人,。[27]
髡殘(1612--1671)字介丘,、號石溪。[28]山水師法王蒙,,喜用干筆皴擦,,淡漠渲染,淡赭入畫,。
朱耷(1626--1705)字雪介,、號八大山人、驢屋,。[29]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得疏曠之韻,。
石濤(1640--1718)原姓朱,,名若極,小字阿長,,法名原濟,,亦作元濟[30]。石濤既是中國山水畫的創(chuàng)新者,,但不拒絕接受傳統(tǒng),,更不拒絕向同時代人學(xué)習(xí),早期就收新安畫派影響,,特別是受梅清的影響更多,。
《搜盡奇峰打草稿》局部
但是,四僧的作品因其審美取向,,不被當(dāng)時政權(quán)與主流社會接受,,很快被四王及門下子弟的正統(tǒng)畫派所淹沒,以至于整個清代中晚期再無山水畫高峰出現(xiàn),。
縱觀中國山水畫山石皴法及樹法從晉代的初步發(fā)展,,到唐、五代的成熟期,,再到宋元的鼎盛,,最后明清的逐漸沒落,,如同曲線一樣自低到高,由高至低,。正如明晚期王世貞說:“大小李一變也,,荊關(guān)董巨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癡,、黃鶴又一變也,。”
山水繪畫時代屬性與各時期美學(xué)發(fā)展有關(guān)聯(lián)性,,亦如自然界月滿盈虧現(xiàn)象,,任何畫家受時代發(fā)展的影響,不是每個人所能改變的,。作者:李繼紅
注釋{1--30}
《中國古代畫家辭典》浙江人美出版社
《中國繪畫全集》文物出版社
《中國歷史年代簡表》文物出版社
《清藝中國古代書畫鑒藏研究班課程》
《中國畫技法與理論研究》楊發(fā)震
《中國山水畫史》陳傳席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中國山水畫 皴法 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