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營養(yǎng)膳食營養(yǎng)膳食
脾胃虛弱? 中醫(yī)教你5個調(diào)理食療粥
在不同的疾病中,,可能會伴隨各種不同的癥狀,,如肝郁化火,、膽熱痰擾,、脾虛濕盛,、心脾兩虛,、脾腎陽虛,、肝胃不和,、氣滯血瘀等,治療時就相對來說比較繁瑣,,但是最基本的治療方法還是不變的,,以疏肝健脾為基本治法,,再配以清熱、化痰,、利濕,、溫陽、化瘀等法,。
脾胃虛弱調(diào)理食療粥
1,、 八寶粥
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氣養(yǎng)血,健脾強身,,適用于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虛,。
2,、 山藥薏苡仁粥
山藥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補氣健脾胃,,止瀉,,適用于脾胃虛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泄,。
3、 山楂麥芽粥
山楂15克,,麥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刺激消化,,健脾開胃,緩解由于消化不良所導致的腹脹,,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問題,。
4,、 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滲濕利水,,健脾益氣,,適用于脾虛濕盛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尿少浮腫,。
5、 參棗粥
黨參1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氣,,適用于體虛氣弱、食欲不振,、脘腹脹滿,。
治則治法
肝郁脾虛證為內(nèi)傷病臨床常見證候,故疏肝健脾法臨床應(yīng)用廣泛,。疏肝善治氣病,,使肝氣郁滯病理解除,不向肝火,、肝風,、血瘀發(fā)展,從而既治“已病”,,亦治未病,。補益脾胃可以保護和鞏固元氣,元氣充沛,,則邪不可干,。肝屬木,脾屬土,,如果肝氣抑郁不舒,,必然導致肝木克犯脾土,。疏肝解郁,,調(diào)暢氣機,可調(diào)暢情志,,促進脾胃運化,,進而全身氣血調(diào)和,,臟腑功能正常。
臨床辨證中,,根據(jù)胸悶,、脅痛、心煩,、抑郁,、易怒以及乏力、倦怠,、納呆,、腹脹、便溏兩組癥狀和舌質(zhì)淡(紅),、脈弦辨證為肝郁脾虛,。在不同的疾病中,也可伴有肝郁化火,、膽熱痰擾,、脾虛濕盛、心脾兩虛,、脾腎陽虛,、肝胃不和、氣滯血瘀等證型,。臨床治療該類疾病以疏肝健脾為基本治法,,常用四君子湯合四逆散加減。同時針對不同的兼證,,或配以清肝膽之熱,、或化痰降濁,或清利濕熱,、或溫陽化濕,、或補益心脾、或溫補脾腎,、或清肝和胃,、或行氣化瘀等。
疏理肝氣,,調(diào)暢氣機
肝郁氣滯常表現(xiàn)在肝,、肺、脾胃等臟腑功能障礙,。肝氣郁滯臨證常見胸脅脹滿不舒,、善太息、痛勢走竄,,心煩,、抑郁,、易怒、脈弦等,,臨證常用四逆散加減,。肝氣犯胃則見胃脘脹滿、兩脅竄痛,、噯氣吞酸,、呃逆,治以柴胡疏肝散加減,,喜用黃連,、佛手、蘇梗,、沉香,、川楝子。肝氣郁滯,,影響肺氣宣發(fā),、肅降,肺氣郁滯則見咳,、喘,、胸脅滿悶、痰多而黏,、脈滑,,此為肺失肅降、痰濁阻肺,,臨證用四逆散合二陳湯加桑白皮,、桔梗、杏仁,、浙貝母,、厚樸行氣降逆、燥濕除滿,。臨證時視各臟腑功能變化,,佐以行氣藥,可提高療效,。
健脾益氣,,培元固本
在內(nèi)傷病的治療中重視保護元氣、調(diào)理脾胃,,他認為益氣健脾法是臨床最常用,、最基本法則之一,不僅用于脾胃疾病的治療,還可以廣泛運用于其他臟腑疾病的治療,。這是脾胃所處的特殊地位及特殊功能所決定的。脾胃居中焦,,上連心肺,,下及肝腎,是五臟氣機升降之中樞,,為五臟活動提供能源,。脾胃健旺,則生化有源,,升降得宜,,五臟安和,百病不生;脾胃失和,,則外邪易侵,,氣血不足或失和,臟腑不安,,諸證迭起,。故調(diào)治脾胃則能療諸臟。
編輯:趙彥
關(guān)鍵詞:脾胃虛弱 調(diào)理食療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