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999急救何以拿自我表揚來“救急”
999急救對“急救門事件”的回應會是一次難得的宣傳機會,,但要想讓它達到一種正向的效果,,顯然不能靠對責任的推脫、對自我的粉飾以及對患者權利的漠視來實現(xiàn)。
2188字的回應通稿中,居然先用去了500字,來陳述本機構歷年來為社會做出的“重要貢獻”。這是要將對一件公共事件的回應當做一次宣傳與自我表揚嗎?這是我對《999急救關于“急救門事件”有關情況說明》的第一印象,。
近日,南航乘客張先生突發(fā)疾病無人抬下飛機只能自己爬上救護車,,此后又疑被999救護車舍近求遠送醫(yī)延誤診治引發(fā)社會關注,。11月30日,亦即事發(fā)21天后,,999終于首次公開回應,。在這篇通稿中,999稱“患者不配合治療”,,而999的檢查恰當,、符合規(guī)范。并表示,,患者若有異議應通過法律途徑,,“不應誤導輿論,影響穩(wěn)定”,。與南航和機場向患者道歉不同,,999只是表達了慰問。
“急救門事件”后,,衛(wèi)計委也表示,,將檢查急救工作薄弱環(huán)節(ji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然而999卻堅稱一切過錯都在于“患者不配合治療”,。一個命懸一線又渴望得到盡快醫(yī)治之人,何以如此排斥合理的治療,,這讓人費解,。另外通稿表示,“999本著對患者負責,,對公眾負責的態(tài)度,認真調取,、核實有關資料,,詢問當事人員,,還原了事件經(jīng)過?!钡聦嵤菍τ?99的回應,,作為當事人的乘客張先生也被迫同樣予以回應,指出999通稿諸多不實之辭,。這至少表明,,調查并未獲得當事人的認可,那么這所謂的還原又是如何為患者負責,、對公眾負責的,?莫名其妙。
更莫名其妙的是,,999方面指責患者“不應誤導輿論,,影響穩(wěn)定”。每個人都有權利向公眾陳述他所遭遇的一切,,這是最基本的表達自由,,而在公共空間里,公眾輿論必然會根據(jù)他們所掌握和了解的情況,,作出相應的輿論評價,,這是最基本的傳播規(guī)律。那么何來誤導輿論之說,?不讓人說話,,或者以機構的名義虛構事實推卸責任,才是最大的誤導,。
至于影響穩(wěn)定之說,,倒讓人有耳熟能詳之感。原來在有些人眼中,,民眾表達權是與穩(wěn)定聯(lián)系在一起,,并且是此消彼長的。原來在有些人看來,,一旦祭出了維穩(wěn)的旗號,,就可以在爭論中立于不敗之地。那么999難道試圖以“維穩(wěn)”來綁架政府實施行政干預嗎,?然而,,這偏偏讓人覺得999急救有些色厲內荏、底氣不足了,。
“急救門事件”中的急救問題真相到底如何,,不能陷于口水之爭。事實上,網(wǎng)友所質疑的999通稿中“協(xié)和掛不上號”說法,,并不難查證,。確定患者是否吸毒是不是醫(yī)療急救的必檢項目,也不難弄清,。張先生所指稱的“999急救不顧患者病情,,將重急病的本人強行送往999急救中心,涉嫌利益輸送”是否屬實,,也同樣要弄個明白,。但無論如何,對此起急救事件的調查,,不可能聽憑999一家之言,。這就需要權威中立部門的介入。一個真相,,不僅是張先生需要得到,,更是所有人都關切的。
999急救對“急救門事件”的回應會是一次難得的宣傳機會,,但要想讓它達到一種正向的效果,,顯然不能靠對責任的推脫、對自我的粉飾以及對患者權利的漠視來實現(xiàn),。陷于質疑中的999急救,,恐怕首先得為自己的形象救急。(楊耕身 媒體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999急救 “急救門事件”自我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