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光盤行動”有創(chuàng)意更要有實招
2013年至今,,以反對“舌尖上的浪費”為目的的“光盤行動”已開展4年。之所以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是通過制度力量約束了公款吃喝的浪費,。事實證明,,要想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讓“光盤行動”持之以恒,,需要各方精準發(fā)力,,拿出更切實際的手段。
從理想狀態(tài)來看,,如果每一個消費者都能擺脫“排場”“面子”的糾結,,對自己的每一次餐飲消費“量身定制”,就能在全社會形成節(jié)儉文明消費的氛圍,。但現(xiàn)實問題在于,,食物浪費屬于個人行為,“光盤行動”并不具備法律上的約束效力。公款接待還可以定標準,,用紀律進行約束,,對于廣大普通消費者而言,關鍵還是靠自覺,。
相關部門能做的,,更多是通過宣傳引導,使就餐者在內(nèi)心深處由衷地強化“光盤”光榮的觀念,,使自己的每一次就餐都自覺做到不浪費,。一些創(chuàng)新活動固然必要,但終究只是一時熱鬧,,時間一長難免冷卻,、降溫。所以,,“光盤行動”走得更遠,、更扎實,還是需要在常態(tài)化上做文章,,多出實招,。比如,相關部門將“光盤”服務作為給餐飲企業(yè)評分的重要標準,,讓推出半份菜,、小份菜的商家名利雙收;在食堂設置電子秤,,食物以克論價,,倒逼就餐者適量就餐,等等,。
總而言之,,在日常的點滴生活中,人們都能切身感受到節(jié)約意識的引導,,才能逐漸從心底深處改變思想觀念,,認同“光盤行動”的價值和意義,。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光盤行動 實招 創(chuàng)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