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營養(yǎng)膳食營養(yǎng)膳食
魚香肉“絲”長度要達10厘米?質監(jiān)部門辟謠
在很多人看來,,相比于大多需要嚴格按照菜譜制作的西餐,,中餐更能“自由發(fā)揮”和“隨性而制”。然而,,近日有媒體稱,,川菜標準將“魚香肉絲”規(guī)定為“長10厘米、寬3毫米”,,頓時引發(fā)爭議。
盡管官方很快辟謠稱,,并未制定這一強制性標準,,但有關菜肴標準的話題還是成為了這兩天的網絡熱點。據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實際上,,不少經典淮揚菜 也有標準,而全國最早的菜肴標準也出自江蘇——2002年,,揚州市烹飪協(xié)會發(fā)布了揚州炒飯標準,。但由于淮揚菜面廣量大,江蘇并沒有出臺針對所有淮揚菜,、特 別是家常菜制定標準,。
辟謠
魚香肉絲規(guī)定“絲”長10厘米,?
質監(jiān)部門稱未制定具體標準
2011年,四川省質監(jiān)局曾發(fā)布《中國川菜烹飪工藝規(guī)范》,,2012年開始實施,,之后上升至“國內貿易行業(yè)標準”,由商務部向全國發(fā)布,,成為 “國標”,,邁向了川菜標準化的重要一步。這項國家行業(yè)標準對各類菜系的工藝提出了明確要求,,比如水煮類的菜肴,,要求采用郫縣豆瓣;清湯要用喂養(yǎng)一年以上的母雞來燉等等,。
2014年,,四川省質監(jiān)局又批準公布了《中國川菜經典菜肴制作工藝規(guī)范》,其中收錄了49道川菜代表作,,如回鍋肉,、咸燒白、魚香肉絲,、麻婆豆腐 等,,并給出了許多川菜十分詳細的制作方法和要求,使得這些常見的特色川菜也有了量化的標準,。但這些制作工藝標準并不帶有強制性,,只是推薦標準。
然而,,這兩天有媒體稱,,以魚香肉絲為例,根據這一標準,,其中的豬肉和青筍要切成二粗絲,,而二粗絲的標準為長10厘米、寬0.3厘米,、高0.3厘米,。
這一標準讓許多網友咋舌,“川菜標準”的話題也在一兩天內瞬間引爆網絡,,更有人戲言,,“以后吃飯一定帶個尺子。”
不過,,這一說法很快被四川省質監(jiān)局標準化處否定,,昨晚他們辟謠解釋稱,這一說法“是對規(guī)范有誤解”,,他們只是提出了比較統(tǒng)一的做菜規(guī)范,,沒有制定到魚香肉絲的長度,、寬度、高度,。
那么,,這個長寬高的詳細數據到底是從哪兒來的?
最終,,現代快報記者在《中國川菜烹飪工藝規(guī)范》中查閱到,,在“成形工藝”的“常見形狀的成形規(guī)格”中提到了“絲”,并將“絲”分為“頭粗絲”“二粗絲”“細絲”“銀針絲”等,,在““二粗絲”一欄標注的成型規(guī)格,,就是“長10厘米,寬0.3厘米,,高0.3厘米,。”
也就是說,魚香肉絲最好切成“二粗絲”,,但并不一定必須是“長10厘米,,寬3毫米”,這個數據只是一個常見規(guī)格而已,。
熱議
川菜店老板和食客不以為然
盡管魚香肉絲10厘米的標準并不存在,,但這一熱點新聞的出現,還是讓許多人發(fā)現川菜竟有著諸多細致標準,。
昨天晚上,,記者走訪了南京幾家川菜館,其中位于中山東路和應天大街的兩家川菜店老板和廚師都表示,,“頭一次聽說川菜標準,。”而文體路一家川菜館 的魏老板則表示,中國菜不比西餐那么精準,,有時還得用到電子秤之類的量具,,而往往更依靠熟練和感覺。比如加油鹽醬醋等調料時,,往往用“一勺”等單位計量,。
興隆大街附近一家小川菜店的廚師則表示,“不同門店應該按照自己的需要制作川菜,,沒必要完全按照標準。”比如標準中要求的魚香肉絲的配料青筍,,很多時候就會被萵筍,、青椒甚至土豆取代。
至于食客們,,則普遍對于標準要求“無感”甚至“反感”,。
昨晚7點半,,正是各家餐館生意繁忙的時刻,記者隨機采訪了奧體兩家川菜館的就餐者,,高先生恰好來自四川,,他告訴記者,即使在四川重慶一帶,,各地 的菜,,色香味也有不同,“成都菜比重慶菜口味要清淡些,,成都菜更講究用料準確,,重慶菜里用料更大膽,花樣也更多,,再說郫縣豆瓣,,大家都知道是‘川菜之 魂’,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歡用量產的郫縣豆瓣,,我家里做飯,,就喜歡用自己家里腌制的豆瓣醬。”
專家認為難實踐,,可能阻礙創(chuàng)新
在江蘇省餐飲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于學榮看來,,四川省質監(jiān)局出臺的諸多川菜標準,將眾多菜肴,,甚至包括一些普通家常菜,,都給出了細致制作要求,例如某 些菜肴要求采用郫縣豆瓣,、清湯要用喂養(yǎng)一年以上的母雞來燉等等,,其實并沒有必要。“菜肴制作標準的本身是為了規(guī)范社會市場行為,,促進自主創(chuàng)新,,但如果太細 化,則有可能阻礙了菜品創(chuàng)新,。”
淮揚菜集團的相關人員也指出,,廚房做菜有很多變量因素,量化起來并不容易,。比如同一種原料因為生長環(huán)境,、氣候、生長期不同,,可能自身就有差異,; 火候也很難完全按照標準控制,“冬天和夏天原料自身的溫度就不同,比如肉絲在夏季本身的溫度30度,,冬天則只有幾度或更低,,因此沒有辦法對油鍋溫度做很細 的規(guī)定。”他的建議是,,菜系的制作標準應更多在口感,、色澤、味型,、基礎原料和輔料上做規(guī)定,。
延伸
饅頭、炒飯,、湘菜,、魯菜……
它們都有“官方標準”
“實際上,揚州炒飯最早的標準在2002年就制定了,,這也是全國第一個菜肴標準,,江蘇由此成為最早制定本省菜品標準的省份。”江蘇省餐飲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于學榮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當年之所以為揚州炒飯定標準,,揚州市烹飪協(xié)會秘書長邱楊毅表示,主要是因為世界上的揚州炒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作為揚州炒飯的發(fā)源地,他們希望證明一下揚州炒飯的本來面目,。而今年10月22日,,江蘇省揚州市質監(jiān)局又發(fā)布了“揚州炒飯”新標準。
此外,,還有很多菜肴也有“官方標準”,。2008年,國家標準委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fā)布了《小麥粉饅頭》國家標準,,要求饅頭必須是圓形或橢圓形,, 形態(tài)完整和美觀,沒有褶皺,、斑點,,氣味有小麥香;2010年,,山東開始了魯菜標準編制起草工作,,至今共有53道魯菜標準頒布實施;2013年,,湖南省質監(jiān) 局發(fā)布了38項湘菜地方標準,,湘菜被“標準化”到一份辣椒炒肉中辣椒與肉的比例,。
[揚州炒飯]
主料為秈米飯,、鮮雞蛋3—4只,。配料為水發(fā)海參、熟地方雞腿肉,、中國火腿肉,、水發(fā)干貝、上漿湖蝦仁,、水發(fā)花菇,、凈鮮筍、青豌豆,。形態(tài)上要達到米飯顆粒分明,、晶瑩透亮;色澤上要做到紅綠黃白橙,,明快,、諧和;口感上要咸鮮,、軟硬適度,,香、潤,、爽口,。
淮揚菜大師日前為10道菜
制定“民間標準”
除了揚州炒飯,江蘇還有不少傳統(tǒng)名菜有其制作標準,。比如鹽水鴨,。此外,黃橋燒餅,、鎮(zhèn)江肴肉制作技藝等被列入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名菜,,也有其相關制作標準。
此外,,今年10月中旬,,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傳承人薛泉生受揚州一家餐企委托,,為凝脂江鮰,、什錦全家福、蟹羹獅子頭等10道淮揚菜制定了制作標準,。除了菜品主料,,連輔料和調料的分量都標注得非常清楚。
于學榮表示,,這種標準主要是供企業(yè)內部作為參考,,并用來規(guī)范員工行為和操作流程,屬于企業(yè)自身行為,而非省一級行業(yè)組織制定發(fā)布的標準,。
不過,,并不是所有以淮揚菜為代表的江蘇菜肴,都有具體的制作標準,。“考慮到淮揚菜面廣量大,,我們選擇了一些傳統(tǒng)名菜、老百姓關注度高的特色食品 制定了制作標準及質量規(guī)范,,而不對所有菜品定細化的標準,。”于學榮說,之所以對這些傳統(tǒng)菜肴制定標準,,是為了保證這些地方特色產品,,能夠保持其原有風味。
至于其他家常的淮揚菜,,只有一個參考標準——江蘇省質監(jiān)局2010年發(fā)布的《淮揚菜通用規(guī)范》,。不過,這一規(guī)范只對淮揚菜的特點,、流派,、分類、特色傳統(tǒng)進行了介紹,。在菜品制作方面,,僅介紹了加工、切配,、制湯,、烹調等的基本方法,并沒有對制作細節(jié)提出要求,。
[響油鱔糊]
鱔魚絲450克,,烤鴨餅10張,小馓子,、韭黃段,、姜米、蔥花等分別為60克,、200克,、5克和15克。放入食材的順序以及水淀粉,、蔥油等的用量另有詳細規(guī)定,。
■相關
中國燒烤地圖出爐
江蘇人最愛五花肉?
最近,,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份《中國燒烤大數據報告》刷屏,。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燒烤市場迎來大爆發(fā),,而江蘇的燒烤滲透率僅為2.5%,,在 全國不算高,江蘇人最愛的燒烤菜品是五花肉?,F代快報記者調查發(fā)現,,在南京,肉類的確是燒烤菜品種最受歡迎的,,卻不一定是五花肉。
【數據】
東三省是燒烤冠軍
近日,,某網站發(fā)布首份《中國燒烤大數據報告》,,以用戶數據和商戶數據為基礎,描繪出中國燒烤市場全景圖,。報告顯示,,2013年燒烤市場迎來大爆 發(fā),燒烤商戶數量逐年攀升,,食客關注度呈翻番式增長,。這家網站數據顯示,越往北方,,燒烤的受歡迎程度越高,,東三省是當之無愧的燒烤冠軍。
根據燒烤商戶數量占當地美食商戶總數的比例,,這家網站對全國31個省份的燒烤滲透率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三省,,燒烤商戶滲透率最高,占當地美食商戶比例近10%,,遙遙領先其他省份,,平均每10家餐館里,就有1家是燒烤店,。
【調查】
江蘇人吃燒烤最愛五花肉,?
報告顯示,在各地燒烤熱門菜品中,,江蘇和安徽,、山西、湖北一樣,,都是五花肉,,而東三省以及內蒙古,、甘肅、寧夏,、新疆等地則偏愛牛羊肉,。
江蘇人吃燒烤,最愛烤的菜品是五花肉嗎,?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fā)現,,在南京,肉類的確是燒烤菜品種最受歡迎的,,不過,,卻不一定是五花肉。
南京一位酷愛烤肉的22歲白領小吳告訴記者,,他和朋友出去吃燒烤,,一般都是以烤肉為主,“牛羊豬肉都愛點,,不一定是五花肉,。我有一位朋友特別喜歡五花肉,但我喜歡點肥肉少的肉類,。”
在某網站上,,南京地區(qū)有超過10家燒烤店團購銷量上萬,其中有好幾家都是烤肉店,。銷量最高的是一家自助烤肉店,。這家店的老板告訴記者,從補貨的 情況看,,南京的“吃貨”的確偏愛肉類,,“平時補得最多的是培根,牛羊肉其次,,五花肉的銷量也不錯,。”老板介紹,“海鮮點得不多,,南京這邊很多人不愛吃海 鮮,,或者有忌口。”
另外一家人氣其次的燒烤店服務員說,,他們店里點得最多的是牛肉,,其他肉類銷量其次,蔬菜,、海鮮就稍遜一點,。見習記者 劉靜妍
現代快報記者 郝多 王穎菲
編輯:趙彥
關鍵詞:魚香肉絲標準 質監(jiān)部門辟謠 長度達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