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參悟畫史 體察生活
石濤的這句“筆墨當隨時代”已成為傳統(tǒng)中國畫緊跟時代,、有時代精神的代名詞,。我認為,當下花鳥畫的時代精神是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要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必須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去寫生,、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合乎時代的作品,。
就題材而言,,與人民生活最接近的肯定是人民最喜歡的。齊白石之所以能成為家喻戶曉的大畫家,,與他的創(chuàng)作題材與人民的生活緊密相聯(lián),,也與他對花草蟲魚的生動呈現(xiàn)有關。齊白石筆下的蝦如水中真實的游之蝦,,生動自然,。這種生動性并非是據(jù)照片創(chuàng)作所能達到的。
在傳統(tǒng)繪畫中,,通過寫生體察“物之理”,,猶如朱熹筆下直達“源頭”的“方塘”。中國傳統(tǒng)繪畫十分重視寫生,。據(jù)記載,,北宋畫家趙昌常常在曉露未干之時,,繞闌檻觀察寫生,調彩描繪,,自號“寫生趙昌”,。明代徐渭則常常登高游觀,寫詩作文,,靈感涌現(xiàn)時一揮而就,,這種方式被稱為“寫意”。據(jù)潘天壽的學生回憶,,潘天壽到雁蕩山寫生,,很少拿紙筆直接寫生,而是邊看邊作詩,,回家后才有大件作品的創(chuàng)作,。因此,傳統(tǒng)花鳥畫只有深入生活,,通過這樣的寫生或寫意,,才能煥發(fā)時代活力,展現(xiàn)出時代精神,。
而根據(jù)我的觀察和研究,,花鳥畫最終成熟的標志是畫與詩的完美結合,真正做到唐代王維所說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繪畫目的,。這里所說的“畫中之詩”不是如唐代詩人因畫家的畫有感而發(fā),而應該是畫家在“莊周夢蝶”式的體悟的基礎上的有感而發(fā),。這樣的詩畫結合,,光靠走馬觀花式的拍照,或無病呻吟式的吟誦是不可能達到的,。
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詩詞有嚴格的格律,這種格律在本質上與花鳥畫的程式是一樣的,?;B畫的這種程式必須通過臨摹才能悟解,正如寫詩必須從吟誦開始一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來也會湊?!眱烧叩淖罡呔辰鐒t如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要做到詩畫的“從心所欲”必須先熟悉詩之“矩”和畫之“矩”。這意味著臨摹功夫越深,,對傳統(tǒng)的理解也就越深,,也越能創(chuàng)作出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
當然,在新時代,,不一定要學作古體詩,,但必須多讀書,多研究畫理,。古代畫家與畫工的區(qū)別主要在于能否透徹畫理,,能否用詩文來傳達這種對于真實和畫理的理解。黃賓虹在畫史上地位的不斷提高與他飽讀詩書有關,。
而從繪畫理論層面講,,筆墨是中國畫的核心語言。要體現(xiàn)花鳥畫的時代精神,,就必須使筆墨自覺地緊跟時代,,反映時代的審美趣味??梢钥隙?,緊隨時代的筆墨有價值,不隨時代的筆墨則沒價值,。從技法層面講,,花鳥畫的筆墨是通過書法用筆來實現(xiàn)的,。由于毛筆這一獨特的書畫工具,,配上宣紙的滲化功能,可以把書畫過程很好地保留在畫面中,。因此,,在無紙化辦公的當下,畫家的書法訓練十分重要,。當然,,書法的訓練并非是“為書法而書法”,而是要注重和體悟書法的用筆,。優(yōu)秀的畫家肯定是書法家,,如齊白石、黃賓虹等,,雖然以畫家稱譽于世,,但他們的書法毫不遜色。
總之,,花鳥畫要創(chuàng)新,,要呈現(xiàn)出時代精神,就需要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同時要加強基本功的訓練,。而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藝術創(chuàng)作并非是自娛自樂式的無病呻吟,,而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
編輯:楊嵐
關鍵詞:時代 花鳥畫 畫家 生活 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