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美開展貼片式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海英)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新開發(fā)一種通過微針陣列遞送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測試表明,,小鼠接種后產生的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數(shù)量足以中和病毒。
研究人員2日在《E生物醫(yī)學》(EBioMedicine)雜志上發(fā)表論文指出,,新疫苗的研發(fā)得益于此前他們在SARS冠狀病毒和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研究中獲得的豐富經驗,。此前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一種特殊的蛋白——刺突蛋白對于誘導免疫至關重要,該發(fā)現(xiàn)為此次新疫苗研發(fā)奠定了基礎。
與不久前進入臨床試驗的mRNA疫苗不同,,新疫苗被稱作PittCoVacc(匹茲堡冠狀病毒疫苗的簡稱)通過實驗室制造的病毒蛋白片段建立免疫力,。這與當前流感疫苗所遵循的方式相同,被認為是一種更為成熟的方法,。為了提高藥效,,研究人員使用了微針陣列來遞送藥物。指尖大小的貼片上分布著400個微針,,可將蛋白碎片有效遞送到皮膚中,。小鼠測試結果顯示,PittCoVacc可產生強而持久的特異性抗體反應,,小鼠接種兩周后體內即產生了大量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
研究人員指出,新疫苗不僅可大規(guī)模生產,,還可在室溫下保存,,在運輸或儲存過程中無需冷藏,可有效滿足應對大規(guī)模流行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新疫苗在經過伽瑪射線滅菌后仍能保持效力,滿足適用于人類的關鍵要求,。
雖然因為時間有限,,研究人員無法對這些實驗小鼠進行長期跟蹤,但他們指出,,此前研究表明,貼片式MERS-CoV疫苗能讓接種小鼠在至少一年時間內保持足以中和病毒的抗體水平,,而到目前為止,,接種PittCoVacc的小鼠體內的抗體水平似乎也有同樣的趨勢。
研究人員稱,,他們正在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提出申請,,希望能盡快開始I期人類臨床試驗。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疫苗 病毒 貼片 新冠 片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