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李志剛:“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心里就舒坦”
李志剛(右)在大棚內詢問生菜種植情況,。記者 史自強攝
“這些苗木你就放心吧,,長得好著呢,。趕明年再來看看復葉槭,、白蠟,,更漂亮,!”
12月4日,,冬日暖陽下,,河北唐山灤南縣李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志剛黑里透紅的臉龐堆滿了笑容。村里又做成一筆大生意,,客戶一口氣買走60棵北美海棠,、200棵紫葉稠李樹苗,,村集體又有近兩萬元入賬。
走進李營村,,筆直寬敞的村道旁,,一排排民房,紅頂白墻,,鱗次櫛比,,村在林中,四季常青,,好一幅美麗鄉(xiāng)村畫卷,。“咱可是全國文明村,、省級美麗鄉(xiāng)村哩,!”李志剛說。
“30年前咱村是個‘爛攤子’,,沒收入,,心不齊,小伙子連對象都不好找,?!币慌缘拇迕駨垖W松回憶。
轉變始于李志剛的“臨危受命”,。
1987年,,退伍軍人李志剛從一家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出來、回了村,,在換屆選舉中選為村支書,。“既然組織信任,,我就得干好,。”雖然收入減,、壓力大,,但他立下誓言:“一定要把村子管好,讓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p>
治亂先治窮。李志剛上任時,,村里1400余畝地全是鹽堿地,,祖祖輩輩種玉米,畝產低,、收入少,。他到鄰村取經后,,經村兩委班子討論,規(guī)劃了800畝土地,,動員村民搞“旱改稻”,。
然而,沒水沒電,,村集體沒一分錢,改種水稻談何容易,!李志剛帶領班子成員天天往鄉(xiāng)里縣里跑,,硬是跑來了3萬多元無息貸款。他一頭扎進工作里,,帶領村干部和村民們挖溝修渠,、架線引電,日夜奮戰(zhàn),。
那年秋后,,水稻豐收,畝產600公斤,,每畝收入900多元,,是種玉米收入的15倍!第二年,,全村一鼓作氣把旱地都改成了種水稻,。
李志剛并不滿足。從“旱改稻”到“稻菜雙茬”,,從拱棚菜,、中棚菜、溫室棚菜到豬沼菜“三位一體”生態(tài)棚,,再到現(xiàn)代生態(tài)農業(yè)旅游觀光園……32年間,,李營村在這片鹽堿地上先后推行了8次種植結構調整,村民年人均收入從過去的300元增長到去年的6萬元,,是過去的200倍,,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村民腰包鼓了,,村集體經濟也不斷壯大,。近年來,李營村充分利用沿街空閑地,,種植欒樹,、金葉榆、紫葉稠李,、北美海棠等36個樹種2萬余棵,,苗圃20萬株,,建成了高檔綠化苗木繁育基地。既美化了村莊,,也成為增加村集體收入的“綠色銀行”,。
“自己的家園自己建?!?0多年來,,李志剛帶領村兩委不斷創(chuàng)新。李營村黨支部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村子先后被授予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建設示范村等稱號。
好光景還要好風氣,。李志剛給村干部“約法五章”:吃請不到,,送禮不要,辦事講公道,,親友不沾光,,待客自掏腰包。村民出義務工“四明確,、四清楚,、四不準”,房屋地基,、院墻,、高度“三統(tǒng)一”,環(huán)境衛(wèi)生“門前三包”……遵紀守法,,風清氣正,。
李志剛威望高,但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要問問村民愿意不愿意,。比如建高標準生態(tài)大棚需要調整土地,這樣敏感的事,,從規(guī)劃到完成都做到了戶戶都滿意,。調整后新建生態(tài)大棚100座、溫室大棚361座,,增收2000多萬元,。
時值年終,同往年一樣,,李志剛又在琢磨明年咋干,。他先后召集大伙兒開了黨員會、民情懇談會,,又通過支部會,、村委會討論,,廣泛聽取大伙兒意見,最終推出了“李營村2020年12件民生實事”,,得到村民一致贊同,。“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心里就舒坦,。他們的信任是我最大的滿足?!崩钪緞傉f,。(記者 徐運平 史自強)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李志剛 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