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回顧與展望 中國文化藝術(shù)之路
原標題:回顧與展望|何懷碩:關于中國文化的今日與明日
上海博物館“董其昌藝術(shù)大展”中,,觀眾與唐代顏魯公書法
北宋蘇軾《寒食帖》局部北宋黃庭堅《題蘇軾寒食帖跋》
一 重振中國文化主體性
最近,,我順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后現(xiàn)代交鋒叢書”之一的《達爾文與基要主義》。讀了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金吾倫為這套叢書寫的序及中國后現(xiàn)代發(fā)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治河的漢譯前言,,還有譯者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張增一的導讀,。這些當代學界菁英,用心介紹西方學術(shù)思想的書,,多么可貴,。因為中國崛起,出版事業(yè)空前發(fā)達,,西方學說中譯,、出版,沛然如江海之盛,,中國讀者,,正逢千古難得的良機。但我忽然有所驚覺,。我不是要討論這本書,,只是它觸發(fā)我忽然看清四十年來我們中國的文化主體性逐漸流失的現(xiàn)象之原因,不止一端,,有許多是在不知不覺之中形成的?,F(xiàn)略述之,。
改革開放之前數(shù)十年,各種運動接二連三,,尤其后來的破“四舊”等,,對文化傳統(tǒng)的批判與揚棄,幾乎淘空了民族文化的底蘊,,以致“自體免疫力”不足,,出現(xiàn)了空巢期。
改革開放,,西潮排闥而來,,可謂西風壓倒東風。西方文化,,尤其美國文化,,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填充了我們社會中有形與無形的空間,。從牛仔褲、比基尼,、“花花公子”,、可口可樂、麥當勞,、好萊塢電影,、流行音樂、電視節(jié)目,,生活用品與工具,,到世界觀、時尚思潮,、歷史坐標,、語文概念、名詞術(shù)語,、審美觀念,,抽象畫與當代藝術(shù)、思考方法,、行為規(guī)范……幾乎是以批發(fā)與接軌等“直通車”的方式進入中國社會,。遂不知不覺地,我們?nèi)缥炒舐榘闶プ约何幕黧w性而不自知,。
八十年代以后,,大批一窮二白渴望求知的頭腦去歐美留學,裝滿最新的學識,,學成而海歸,。無疑壯大了以西學為主流的趨勢,。他們帶來西方最新的思想與知識。也帶來西方的文化偏見和生活習尚,。鍍金回國的洋博士,,在大學講壇,在出版,、報刊,、雜志、傳媒,,發(fā)表,、宣揚歐美文化與思想,又為國培育了多少個有美式思維的碩,、博士生,。四十年間,,幾代小孩已成社會中堅,。我們社會的觀念、心態(tài),,多么自然地認同了歐美,。
康有為與梁啟超
康有為書法
其實,西方文化沖擊中土,,歷史早有先例,。清末朝廷大臣李鴻章很早有見識。他在一八七二年上奏中已大興中國正遭逢“三千余年大變局”之嘆,。近二百年,,受盡諸帝國主義的欺凌,割地賠款,,民族自尊掃地,。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要迎接來自歐美的賽先生和德先生(科學與民主),。當時中國人整體的反應,,大別之大概有國粹派、全盤西化派與折衷派(主張吸收融匯再創(chuàng)造)三派,。近百年來,,與中西文化之爭有關的論戰(zhàn),有不同題目,,各種規(guī)模的爭論,,如“中西文化論戰(zhàn)”,“科學與人生觀論戰(zhàn)”,,“文學革命”與“新文化運動”等等,。清末民初,,中國產(chǎn)生了一大批從傳統(tǒng)文化熏陶出來,面對歐美的近現(xiàn)代文化思想,,有見識的優(yōu)秀學者,、作家、翻譯家等精英人物,,如康有為,、梁啟超、王國維,、嚴復,、胡適、錢玄同,、丁在君,、張君勱、梁漱溟,、陳獨秀,、張申府、蔡元培,、張東蓀,、章太炎、李達,、魯迅,、周作人、郭沫若等等,,他們中外學問各有精湛見解與修養(yǎng),,在文化學術(shù)各有極高成就,他們對中西文化的看法,,中國文化何去何從的種種論辯,,是為中國文化探索出路,功在民族,。當時國家民族處境盡管極艱困,,各種意見盡管多元,但中國文化由中國人自主與民族文化的主體性不可喪失,,是一致堅持的原則,。但是,改革開放以后,,由于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識不足,,對西方文化也缺乏“批判的接受”的能力,存在一種囫圇吞棗地把歐美的文化,、學術(shù),、思想,,生吞活剝接受的現(xiàn)象。
魯迅
魯迅書法
大量西書中譯,,本為國家文化發(fā)展必不可少的工作,,因為我們不能關起門來不知世界之變遷,不學習,、吸取外國文化之優(yōu)長,。但我們?nèi)鄙僦褐说哪芰Γ鎸ε派降购5奈鞣轿幕?,不能取精去粕,,以促進中國文化的創(chuàng)造、發(fā)展,,我們極容易盲目附驥,。
涂鴉藝術(shù)
外來文化包括極豐富的內(nèi)容,尤其是現(xiàn)代文化,,其商業(yè)化的性質(zhì)使其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尤其大眾娛樂文化與流行文化方面、科技工具,、用品方面,,時尚思潮及各種所謂“前衛(wèi)”的藝術(shù)與影視文化,,因其新奇刺激尤為年輕人所盲目追隨,,而且容易造成“先進”與“落后”的錯覺與印象。八,、九十年代以來,,歐美的現(xiàn)代主義與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前衛(wèi)藝術(shù),、當代藝術(shù),,我們都全盤照搬,中國文化藝術(shù)已像在歐美后面追趕的“小老弟”,。西方的大師成為新一代的偶像,,耳熟能詳,如本雅明,、波普爾,、馬爾庫塞、利歐塔,、??隆⒑5赂駹?、羅蘭?巴特,、克萊夫?貝爾……我們許多人如鸚鵡學舌,。沒有這些大師,我們許多學位論文,、升級論文幾乎不能寫,,許多文化研究幾乎無法進行。西方人為什么可以視中國文化,、學術(shù),、思想為無物?而我們卻為西方中心主義所懾伏,。我們在學術(shù)上喪失話語權(quán),,已習以為常。我們其實不止在思想,、學術(shù)上臣服歐美,,追隨其后,連流行文化,、美容,、化妝、養(yǎng)寵物,、同性婚,、戀等等,都興起崇洋風,。西風壓倒東風,,良有以也。
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
文化的主體性不在排外,,不在主張狹隘的民族主義,;我們也不認同國粹派。文化的主體性自古是各國各族賴以屹立于世的文化基因,。我們放開胸懷吸收外來文化,,為的是使我們的文化更壯大,更海納百川,。我們要建構(gòu)當代的中國文化(不是中國的當代文化),,我們應有自己的論述,我們也要對西方,,對世界文化有我們的評論與見解,。中國永遠是一個文化大國,我們不但為自己的文化前景,,為中國文化復興努力,,我們也要對世界負起文化大國的使命:引領當前處于危殆的人類脫離險境,創(chuàng)造未來的希望。我們中國人不應辜負世界明天對中國文化的期待,。
二 世上哪個文化能與天下共濟艱難
2018年以來,,希臘、美國,、大陸,、日本等國為史上未見的野火、臺風,、暴雨,、龍卷風、洪水,、泥流所進襲,,傷亡、損失慘重,。另一方面是空前的熱浪,,地球上許多地方已超過四十度。少數(shù)竟有出現(xiàn)五十度者,。兩極冰山快沒了,,北極夏天已三十度……世上弱國(所謂未開發(fā))固極悲慘,最強(所謂進步)的國度也一樣令人驚心,。我記起一九七〇年在臺北讀卡遜(Carson)著《寂靜的春天》,,寫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警訊,好像是不久前的事,,四十多年后,,全球已面臨“末日”的恐懼。
中國山水畫:北宋范寬《溪山行旅》
西方近代文化的發(fā)皇,、壯大,,以至領導世界,是從文藝復興起,,不過六、七百年,;工業(yè)革命以來,,生產(chǎn)技術(shù)飛躍進步,才三百年,。這三百年,,正是中國人自卑的開始。因為眼見一個強大的西方文明崛起,,很快由抗拒轉(zhuǎn)為服膺,,以至崇洋,至今未歇。過去中國歷史上從未如今日美國的特朗普見大陸崛起瘋狂遏阻,。十九世紀清廷派人留洋,,努力學習洋務;孫中山倡“迎頭趕上”,;五四運動以歡迎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為訴求,都可以看到中國人見賢思齊的美德,。民主與科學原是好東西,,而它的變質(zhì),是晚近的事,。先由科學發(fā)展出技術(shù),,生財有道,促進商業(yè)化,,使價值不幸為價格(金錢)所取代,;民主演變?yōu)槊翊猓蟊姶虻馆加?,騙術(shù)打倒智慧,,一個墮落的時代于是展開。商業(yè)化與大眾化兩大怪獸主宰了現(xiàn)代世界,。近年,,一連串的變局出現(xiàn):金融危機的襲擊、歐盟的風暴,、特朗普當選,、民主破產(chǎn),全球極端氣候肆虐,、戰(zhàn)禍頻仍,、難民激增……,人類逐漸驚覺:極端功利主義,、物質(zhì)主義,、利益掛帥、消費主義,、拜金主義,、貧富兩極化、道德消蝕,、反傳統(tǒng),、強凌弱、人文價值與藝術(shù)文化不斷被扭曲,、摧折……這一切豈不正是西方文化不到二百年間帶給世界可怕的演變,?美國承接西方近代霸權(quán),,稱雄天下,自珍珠港事變參與反法西斯的二戰(zhàn),,戰(zhàn)后為掌控全球,,很快成為帝國主義。發(fā)動韓戰(zhàn),、越戰(zhàn),、阿富汗與中東各國等系列的戰(zhàn)爭,使人國破家亡,,千百萬生命死于兵燹,,宗教與種族矛盾被挑起,互相廝殺,,難民四處流竄,,戰(zhàn)爭與殺戮不息,制造多少人間悲劇,。
中國山水畫:明代董其昌書畫作品《仿古山水冊》之一
今日世界的大問題是:我們地球這個世界,,不論物質(zhì)層面或精神層面正在急速全面劣化,世界文明與人類生存的危機,,何時是大限,?人類還有多少機會?哪個國家,,什么文化能挽救,、導正這個岌岌可危的世界?再由近三百年主控天下的德,、法,、英、日,、美嗎,?剩下只有希臘、埃及,、印度,、波斯(伊朗)等古文明國,當然也不可能,。君不見過去早有華人國粹派在二十世紀冷戰(zhàn)時代預言:“未來將是中國人的世紀”,。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也有類似預言。許多人必耳熟能詳,。我心存懷疑,但很憧憬,。那時國家分裂,,國力薄弱,中國臺港地區(qū)人民小康,中國大陸人民一窮二白,。七十年來,,前半段全球華人只有用腳投票。第一志愿美國,,第二志愿香港或加拿大,。無權(quán)選擇者,只能腳留大陸或臺灣地區(qū),,最多移步南洋,。誰知三十多年后兩岸局勢天差地別,臺灣地區(qū)與大陸地區(qū)投票的腳兩地互換,!又誰知“西方的沒落”如此之快,!幾百年醞釀,已有了初步雛形的歐盟竟一夕崩壞,;誰又能想象美式民主會選出如此一個特朗普,?當年國粹派的預言竟然變成漸漸可信的原因,正是當前用腳投票新局勢的大翻轉(zhuǎn)所致,。請想想未來如果中國文化不能引領人類走出西方近代文化的噩夢,,重回合乎天人之道的境界,世上還有哪個文化能,?
齊白石書法
中國文化是世上最早最大的一支,,數(shù)千年唯一不曾中斷,未被征服的偉大文化,。由中國文化來撥亂反正,,一洗西方文化的自我中心,使人類重返與自然和諧的境界,,可謂世界性真正的轉(zhuǎn)型正義,。崇尚自然、倫理,、道德,、誠信、節(jié)制,、儉樸,、惜物,仁愛,、忠恕,,“己所不欲,毋施于人”,,成為未來的普世價值,。此過程必很曲折,,中國人必須首先重行修身齊家治國,把近代受西方影響的不良部份改造(如崇洋,、奢糜,、重利),要使中國文化日新又新,。中國文化將是未來人類文化的“共主”——不是政經(jīng)軍事的霸主,,是文化的共濟。試問,,世上哪個文化能與天下共濟艱難,?除了中國文化,還有誰,?但愿所有中國人,,相信這個很近的遠景必將到來。感到鼓舞,,也感到責任重大,。
孔子像
在這個大遠景中,統(tǒng)一大業(yè)乃歷史之應然與必然,。我們?nèi)舨荒芸辞逄煜麓髣?,便不能有正確作為,我們將失去共襄盛舉的機會,,只能被決定或成為民族叛徒,,為未來所拋棄。若自困于心牢,,只有自我窒息,。中華民族大團結(jié)的時候到了,我們應為中國文化將可能再度貢獻于天下而歡躍,。我們每個人都應盡一己的心力,,超越翳霾,告別眼前,,對未來伸出援手—— 救自己,,救天下。
編輯:楊嵐
關鍵詞:文化 中國文化 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