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高血壓的治療應遵循個體化原則
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在2017學術年會上,,公布了新版高血壓指南,。指南將高血壓定義為≥130/80mmHg,取代了以前140/90mmHg,。
指南對于青年時期血壓較低,,而后來血壓升高超過130mmHg的人群有確切診斷意義。但是很多人會為難,,醫(yī)生難:把人診斷成高血壓,,藥吃上了。指南再變我們如何給病人交代清楚,?老人難:我的血壓低于150mmHg就暈,,降到130mmHg怎么能行?青年難:不小心就是病人了,,以后血壓要保密,,以免影響升職和婚姻。頑固高血壓者難:降血壓可以,,有可靠的藥嗎,?要是降不到130mmHg怎么辦?
從臨床上來看,,高血壓多數不是孤立存在的,。那么,對待不正常的血壓我們能做些什么呢?建議:高血壓治療必須遵守個體化原則,;評價高血壓必須結合全身臟器狀態(tài),;血壓的基本任務組織供血,所以必須把組織實際灌注效果作為主要參數,;控制血壓一定要考慮心率,;調整血壓要根據一個階段的血壓變化趨勢規(guī)律,而非3天5天,;長期應用高血壓藥要衡量身體對藥物副作用耐受程度,;不穩(wěn)定高血壓不要輕易選擇固定降壓方案;高血壓患者對藥物依賴性降低,,如不用藥可以降到130mmHg,,要高度懷疑心臟功能出現異常;有心臟腦血管狹窄的病人,,血壓要依靠??漆t(yī)生指導;初次有血壓疑問的,,一定測四肢血壓排除血管畸形引起的血壓異常,。
(空軍總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張紅超)
編輯:趙彥
關鍵詞:高血壓治療 個體化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