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只“送米面油”的扶貧難言“精準”
精準扶貧貴在“精”字,這意味著在扶貧工作中要做到精細、精確,,直至精準,。然而,,記者近日在長安區(qū)部分村鎮(zhèn)走訪中發(fā)現(xiàn),,部分幫扶干部仍然停留在“送米面油”的粗放式扶貧,,不僅扶貧政策宣講不到位,,也未能深入了解貧困戶的真正需求,,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與“精”的標準相去甚遠,。(7月4日西安晚報)
近日,,有媒體記者深入部分貧困戶群眾家調(diào)查走訪發(fā)現(xiàn),在基層的精準扶貧工作中,,部分幫扶干部仍然沿用“以送代幫”的方式進行扶貧,,沒有真正走到貧困群眾中去,沒有了解貧困群眾真正需求,。一些貧困戶坦言,,他們最反感就是送米面油,“現(xiàn)在我們?nèi)钡牟皇巧钣闷?,而是缺技術,、缺關懷、缺實實在在的幫助,!”
精準扶貧不是不能送米面油,,而是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逢年過節(jié),,或者貧困地區(qū)群眾生活遇到暫時困難,,扶貧干部給他們送米面油,幫他們渡過難關,,這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但如果把精準幫扶就狹隘地理解為送米面油,這未免太過簡單,,這樣的精準扶貧是難言精準的,。
比如,炮里街道上塬一組貧困戶王賢元家中,,只有他一人在家,,今年61歲的他至今未婚娶,無兒無女,,由于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無法干重體力活,,加之無一技之長,,至今仍未脫貧。對這樣的貧困戶群眾,,筆者認為不妨首先對其健康扶貧,,通過幫扶,,等群眾身體健康后,再和群眾商量,,幫其發(fā)展一些力所能及的產(chǎn)業(yè),,讓群眾慢慢地擺脫貧困。如果像其幫扶干部一樣,,簡單地送米面油,,然后就不理不問,要他脫貧致富,,那是難上加難的事,。
當前脫貧攻堅已經(jīng)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要啃掉扶貧攻堅中的硬骨頭,,要靠廣大扶貧干部同心協(xié)力,埋頭苦干,,用他們的聰明才智撞出一條條精準扶貧道路來,。如果扶貧干部不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經(jīng)常走村入戶深入戶,,和群眾交心談心,是很難真正幫助群眾發(fā)展其適合他們自身的產(chǎn)業(yè)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不起來,,群眾的收入就沒有保障,扶貧攻堅就很難取得如期的效果,,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xiàn)將遇到巨大的挑戰(zhàn),。
扶貧攻堅進入到今天,貧困群眾都反感動輒送米面油的幫扶方式,,難道我們的扶貧干部還緊緊抓住它不放,,還把它作為幫扶的唯一方式嗎?這樣的幫扶是典型的“輸血式”幫扶,,和精準扶貧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扶貧 精準 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