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小年緣何北方二十三南方二十四:反映節(jié)俗歷史演變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個節(jié)氣,適逢年終歲尾,,短短十幾天里,,就有臘八、尾牙,、小年,、春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今年的大寒節(jié)氣正好趕上小年,。小年又稱謝灶,、祭灶節(jié)、灶王節(jié)等,。在不同地區(qū),,過小年的日期也不盡相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主要是我國東北和華北地區(qū),,而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地區(qū)則要更多一些,有的地方還在農(nóng)歷六月過小年,。
“小年”與“祭灶”息息相關(guān),,早在《論語·八佾》中就有“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的說法,?!稘h書·五行志》中說:“灶者,生養(yǎng)之本,?!彼c飲食息息相關(guān),關(guān)系民生,,故列入官方“五祀”之中,。
灶離不開火,所以它的主神是火神祝融,,先秦時期都是夏日祭灶,,取其熱度相近,且夏歷六月代表祝融的大火星亮度最佳,。到了西漢,,祭灶仍在夏天,直到今天,,山東部分地區(qū)仍認農(nóng)歷六月初一為“小年”,,即此風余脈。彝族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jié)”,其實就是小年,,亦祭火神,,并祭田神等。
南方六月過“小年”有相當?shù)暮侠硇?,因為自古這里糧食兩熟,,二三月播豆類和蕎麥,六月正好成熟,,相當于北方“一年”,,所以逢半過年,即“一年打兩春”,。此外,南方還有一些地方陰歷十月過“小年”,,那是用楚歷,,楚以十月為歲首。
東漢時,,祭灶改到臘月,,因“祭灶”一度被皇家冷落,只在民間流傳,,當時傳說灶神在每月最后一天上天,,但究竟是哪一天,并無定規(guī),,為不耽誤農(nóng)時,,東漢時官方將其歸入“百祀”,安排在冬季農(nóng)閑時進行,。但此時“小年”規(guī)矩淆亂,,有的地方認臘月八日,有的地方認臘月九日,,有的地方認臘月二十四日,。到了唐代,臘月二十四日的說法才漸漸固定下來,。
宋代為彰顯“正統(tǒng)”,,官方一度將“祭灶”又改到立夏。元代因之,,但始終未得到民間響應,。到了明代,立夏,、歲暮各“祭灶”一次,。到了清代,順治八年(1651年)之前還是因襲明制,此后嫌麻煩,,統(tǒng)統(tǒng)改成臘月二十三了,。
如今,南北方過小年的不同時間,,正反映了小年節(jié)俗在歷史上的演變,。無論過小年時間如何不同,人們盼望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不分古今,、不分南北的,。(記者 郭超)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小年 北方二十三 南方二十四 節(jié)俗歷史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