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這些年,索馬里海盜都去哪兒了
各國派艦艇在索馬里海域實施護航,,迫使索馬里海盜先是不得不從近海轉移到遠海,,繼而被迫舍水就陸。
10月22日,,遭索馬里海盜劫持的阿曼籍臺灣漁船“NAHAM3”上的9名大陸同胞,、1名臺灣同胞和其他國家船員26名幸存人員全部安全獲救,并在聯(lián)合國有關機構協(xié)助下于23日抵達肯尼亞,。這艘漁船是2012年3月26日被索馬里海盜在遠離索馬里的塞舌爾附近海域劫持的,,船上的船員也是索馬里海盜扣留時間第二長的人質——2009年12月25日在亞丁灣被劫持的也門籍漁船“Socotra 1”號6名船員被扣達4年10個月之久。
近年來,,索馬里海域的海盜活動已經明顯減少,,不像從前動輒就劫船,、劫人,仿佛海盜們都已經“改邪歸正”,,甚至一度流傳出“日本大叔的水產生意感化無數(shù)索馬里海盜”的新聞,,似乎海盜威脅也已將當年身邊的悲劇變成了“遠方的傳說”。事實上,,目前仍有部分人質,、船只被扣留在海盜手里。
海盜看上去不似以前猖獗,,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自2008年6月2日《安理會第1816號決議》授權各成員國在索馬里進行反海盜行動以來,各國紛紛派出海軍艦艇在索馬里海域實施護航,、巡邏等任務,,迫使索馬里海盜先是不得不從近海轉移到遠海,繼而被迫舍水就陸——因為遠海雖是各國海軍巡邏較稀疏的海域,,但海盜也因此喪失了行動的隱蔽性,,一旦被盯上很容易在返程被消滅。另一個原因,,是世界各國給予了索馬里一定的經濟援助,,也讓一些人開始在其他領域就業(yè),畢竟當海盜風險也太大,。
不過,,我們必須正視的現(xiàn)實是,各國海軍的行動迫使索馬里海盜“上岸”,,但“岸上”也非“理想國”:索馬里臨時政府雖在首都摩加迪沙勉強站穩(wěn),,但號令不出首都四門,境內不僅“青年黨”,、“伊斯蘭黨”等原教旨武裝肆虐,,各地大小軍閥也割據(jù)自雄。即以海盜活動區(qū)域論,,當?shù)氐摹鞍钐靥m共和國”自1998年7月即宣告“自治”,,而域內、周邊大大小小的勢力也各樹一幟,,恐怖襲擊,、暴力和混戰(zhàn)方興未艾,國際援助,、投資和經濟,、社會秩序恢復道阻且長。
在這種情況下,,若“上岸”海盜生計無著,,許多人又會“就地轉業(yè)”,,成為原教旨武裝的“肉彈”或軍閥的廉價打手。鑒于當前“恐怖國際化”的特點,、趨勢,,這些“肉彈”在異國他鄉(xiāng)被引爆,并傷及我們或我們的親友,,也絕非不可能,。也就是說,一些海盜只是不在海上劫掠漁船了,,卻很可能成了隱蔽殺手,。
此時此刻,我們可以為脫險的同胞和其他船員祝福,,但絕不能以為索馬里的恐怖活動不再猖狂,。如果不能由海到陸、真正幫助“非洲之角”建立并維持一個持久穩(wěn)定的正常社會生活和治安環(huán)境,,不能幫助他們形成一個真正替代“海盜經濟”、“恐怖營生”的健康“食物鏈”,,那么今日表面的風平浪靜,,隨時會變成明日之危機。
□陶短房(學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索馬里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