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馮志明被法辦:刑訊逼供者戒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8月2日)有媒體報道說,內蒙古自治區(qū)檢察院通過社交媒體發(fā)布消息稱,,8月1日,呼倫貝爾市中級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原黨委委員,、副局長馮志明。馮志明被公訴的罪名是受賄罪,、貪污罪,、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
馮志明,,因一手主導打造了呼格吉勒圖冤錯案件而聞名全國,。1996年,,呼格吉勒圖案發(fā)生時,馮志明擔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區(qū)公安分局副局長,、專案組組長,。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底的消息稱,,馮志明當時被內蒙古自治區(qū)檢察機關帶走接受調查的原因是涉嫌職務犯罪。此前,,當內蒙古自治區(qū)高級法院于2014年11月20日宣布呼格吉勒圖案進入再審程序后,,馮志明就以“身體不適”為由請假未上班,并被要求上交了工作配槍,。
2014年12月17日,,馮志明因涉嫌玩忽職守、刑訊逼供,、受賄等罪名被內蒙古檢察機關批捕,,成為制造呼格吉勒圖冤錯案件的27個責任人中第一個被調查的辦案人員。2015年4月10日,,馮志明被有關部門免去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和正處級偵察員職務,。
今年2月1日,來自內蒙古新聞網的消息稱,,呼格吉勒圖案經內蒙古自治區(qū)高級法院改判無罪后,,內蒙古自治區(qū)有關機關和部門迅速啟動追責程序,依法依規(guī)對呼格吉勒圖錯案負有責任的27人進行了追責,,“其中,,馮志明因涉嫌職務犯罪,依法另案處理”,。稍后,,今年3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qū)檢察院官員在披露呼格吉勒圖案追責最新進展時提到,,馮志明因涉嫌職務犯罪已由檢察機關起訴移送至法院,,“目前法院正在審理,等待宣判”,。
據(jù)上述報道,,在昨天的庭審中,公訴機關的起訴書指控:被告人馮志明在擔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賽罕區(qū)公安分局局長,、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其他單位或個人在房地產開發(fā),、餐飲娛樂經營等方面給予幫助,,共收受財物合計人民幣450余萬元,;利用職務便利,以收入不入賬,、截留公款等手段侵吞公款,、公物,共計折合人民幣50余萬元,;非法持有槍支4支和子彈549發(fā),;馮志明的財產、支出明顯超過其合法收入,,其對價值3400余萬元的財產不能說明來源,,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貪污罪,、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
由此可見,,公訴機關的起訴書中雖然沒有涉及馮志明在呼格吉勒圖冤錯案件中的責任,,但是,從上述相關報道的脈絡看,,馮志明此番被公訴的罪行,,則確確實實是因為其在呼格吉勒圖冤錯案件中的責任而案發(fā),且由此被調查,、被公訴,。當然,馮志明在制造呼格吉勒圖冤錯案件中的責任是否被另案處理以及如何處理,,仍有待于相關機構的說明,。
如果馮志明被公訴機關起訴的受賄罪、貪污罪,、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法庭審理認定,,那么,這就說明馮志明是一個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腐敗官員,。僅從公訴機關落實的財產額度看,馮志明的“身價”已達4000萬人民幣之巨,。這4000萬巨款,,對應著的究竟是有法不依、違法行政,、知法犯法,、法外開恩、枉法銷案的行為,,還是一些不是呼格吉勒圖案,、勝似呼格吉勒圖案的冤錯案件,?
由呼格吉勒圖冤錯案件的改判而揭開和查實馮志明的受賄罪、貪污罪,、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這種腐敗官員的案發(fā)過程,對所有在辦案過程中涉嫌違法刑訊逼供的人都是一個警示和警告,。辦案人員依法辦案才是正途,。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馮志明被法辦 刑訊逼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