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群眾路線是永不過時的重要法寶
今天是中國共產黨95歲生日,,重溫黨史,,黨的歷程艱苦卓越,;總結成績,,黨的事業(yè)催人奮進,;面向未來,,黨的建設任重道遠,。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不免想起1945年7月,,黃炎培到延安考察,談到“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稱歷朝歷代都沒有能跳出興亡周期律。毛澤東表示:“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北娝苤珴蓶|所說的“新路”從根本上講就是群眾路線,?;仡欬h95周年歷史,“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根本路線,,也是其政治優(yōu)勢,。
從毛澤東的“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到鄧小平的“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從江澤民的“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到胡錦濤的“群眾利益無小事”,,無不道出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的深厚情誼和對人民群眾的赤子情懷,。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項任務,,創(chuàng)造出輝煌的業(yè)績,很關鍵的一條就是贏得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支持和擁護,。我們記憶猶新的是,陳毅同志將淮海戰(zhàn)役說成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這話是對黨群關系的形象說明。
從根本上說,,中國共產黨堅持群眾路線,,是因為中共的執(zhí)政權力是由人民群眾賦予的。這一點,,毛澤東同志于1968年做過非常鮮明的論述和概括:我們的權力是誰給的,?是工人階級給的,是天下農民給的,,是占人口90%以上的廣大勞動群眾給的,。正因如此,1980年,,鄧小平同志指出:要堅決批評和糾正各種脫離群眾,、對群眾疾苦不聞不問的錯誤。他認為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群眾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拋棄,。習近平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也提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歷史進程永遠不會結束,。
走群眾路線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群眾路線決定人心向背,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衰成敗,。上個世紀90年代,蘇共歷經70多年艱辛建設起來的蘇聯社會主義事業(yè)毀于一旦,。導致蘇聯解體的原因很多,,但失去人民群眾的擁護無疑是最根本的原因。在蘇聯解體前夕,,蘇聯《西伯利亞報》曾以“蘇共代表誰”為題在群眾中進行調查,,結果認為蘇共代表黨的官僚和干部的竟占85%,認為代表勞動群眾的只占7%,。這一教訓令人深思,。
人民群眾是一個政黨工作的政治選擇、政治價值和政治實踐的最高判斷者和裁決者,。江澤民同志在1995年的時候說,,只有人民才是我們工作價值的最高裁決者。這就決定了要把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
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方針政策的立足點和歸宿,;這就決定了執(zhí)政黨做群眾工作不是為了做給群眾看,,而是做到群眾心里去,做到讓群眾滿足為止,;這就決定了做群眾工作,,不是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而是心懷誠敬的態(tài)度,;這就決定了要將那些把群眾工作不當一回事的個別黨員干部,,視為害群之馬,危政之人,。
越是在社會轉型,、體制轉軌、價值多元,、利益分殊的時期,,越要牢抓群眾路線,,真正視“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回到群眾中去,,真心實意解決群眾最現實,、最切身的利益問題,就像毛澤東同志所說的:要使廣大群眾認識到我們是代表他們的利益的,,是和他們呼吸相通的,。只有這樣,群眾才會回報以信任和支持,。
客觀地看,,時下依然有極少數黨員干部思想上不重視群眾、感情上不貼近群眾,、行為上不關心群眾,。這既有悖中共的根本路線,還會削弱執(zhí)政黨的政治優(yōu)勢,。如何讓每一個中國共產黨人真正實踐好群眾觀,,保持執(zhí)政黨的政治優(yōu)勢,依然是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且緊迫的任務,,需要全黨上下作為執(zhí)政興國的永恒命題,,反復檢視,自覺行動,,永葆活力,。(張 立)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群眾路線 建黨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