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魔獸的溫情多過陰暗
在中國,,《魔獸》的意義已經(jīng)衍生到游戲之外,,它成為鏈接年輕人社交需求的一個紐帶,,成為他們青春記憶的一部分,。電影的推出,又推動著《魔獸》向流行文化進行深耕,。
電影作為主流媒介,,對助推一種情緒進入大眾層面有很大幫助。就制作方而言,,這是一次斂財之旅,,就觀眾而言,十年等待吊起的胃口,,足以積累消費六七部系列《魔獸》電影的動力,。
暴雪選擇了鄧肯·瓊斯當《魔獸》的導演,是因為這是一部非魔獸資深玩家拍攝不了的作品,。在游戲迷那里,,電影《魔獸》贏得了出奇一致的好評,客觀地講,,能制造出如此嘉年華一般的觀影體驗,,電影就已經(jīng)足夠成功了,。非游戲迷的電影觀眾如何評價不再那么重要,。況且寬容一點看,《魔獸》展現(xiàn)的視覺效果,,松弛有度的節(jié)奏,,對家庭、親情,、愛情等方面的價值觀的保守傳達,,使得它的觀感并不令人討厭。作為系列電影的第一部,鄧肯·瓊斯算是給暴雪交出了一個還算不錯的答卷,。
頗為讓人有點意外的是,,《魔獸》走出了以往人類與獸人的絕對敵對的故事設置。霜狼氏族酋長杜隆坦率先向人類傳遞出合作的訊號,,半獸人迦羅娜被王后的一碗熱湯感動,,不費半點功夫就成了人類的朋友,整個獸人族群中,,好像只有古爾丹是個十足的壞蛋,,所謂的人類與獸人的大戰(zhàn),更可以視為獸人內(nèi)部的分裂,。沒有了絕對的敵對關系,,影片不用再刻意營造緊張感,觀眾有更多的情感投遞到角色之間的情緒交流方面,,這可能是游戲所無法承載的,。
國王與王后,勇士與國王,,勇士與女半獸人,,王后與半獸人……《魔獸》中的人物關系,多是充滿溫情色彩,,這種溫情格調(diào)沖淡了魔獸題材天生具備的陰暗色彩,,也使得觀影過程更多被情感所吸引,打斗場面因此也被賦予了更多內(nèi)容,,不再是空洞地只圖個熱鬧,。
龐大的獸人群體,容易被誤認為是無知的庸眾,,是可以隨意被操縱和指使的,,但在電影里并非如此,獸人們雖崇拜武力,,但也信守規(guī)則,,雖畏懼強權,但也有反抗本能,。當全體獸人捶胸向戰(zhàn)勝的洛薩致敬,,目送洛薩護送死去的國王時,你會覺得,,所謂的魔獸世界,,也是有底線與信仰的。游戲之所以能夠吸引那么多玩家,,投入時間與情感,,歸根結底不在于它的暴露符號,,而在于它的內(nèi)在價值格局。
但就戲劇沖突而言,,如果正義過于強大,,邪惡不堪一擊,反而會讓故事不太好繼續(xù)編下去,,電影《魔獸》留下了一個溫情結尾,,杜隆坦的小獸嬰兒,作為霜狼氏族留下的唯一獨苗,,被人類所收養(yǎng),,這給續(xù)拍制造了難點也提供了機會,第二部《魔獸》如何在一個不錯的開局下,,繼續(xù)精彩地講下去,,這需要鄧肯·瓊斯給出更佳的創(chuàng)意。 (韓浩月)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魔獸 游戲 電影 鄧肯·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