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擅拆文物者欠的何止是道歉
鄭州千年古村馬固村文物被拆事件有了新進展,。2月15日,鄭州中院官方網(wǎng)站發(fā)出公告,,已受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的公益訴訟,原告要求被告就拆毀文物事件,向全國人民道歉,,對未拆文物原地保護,,對已拆文物采取遺址性保護、建博物館復建被拆文物,。此前,,為了給一名為“智能電器產(chǎn)業(yè)園”的項目讓位,該村7處文物被拆除了5處,。(2月16日《大河報》)
如果說,,在若干年前的改革開放之初,很多地方出于文物保護意識的缺乏,,以及一切為經(jīng)濟發(fā)展讓路的思想,,拆除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建筑尚有說得過去的理由。在文物保護已成社會共識,,并且很多地方恨不能憑空再造出多處“文物”,、“古跡”的當下,仍然有地方政府無視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肆意拆除文物為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讓路”,,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當然,,在外人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在當事人那里肯定是可以很有道理的,這道理便是“利益最大化”,。如果文物保護能夠給當?shù)貛砹⒏鸵娪暗慕?jīng)濟效益的話,,就像很多著名的旅游景區(qū)那樣,相信這些文物是斷然不會被拆除的,。兩相比較之下,,無用的文物也就只好為有用的產(chǎn)業(yè)園項目騰地方了。
我們甚至可以想見,,未來有一天,,當文物建筑作為旅游目的地可以給當?shù)貛砭薮笫找鏁r,這些今天被拆掉的文物很有可能會被復建,。這種場景,,已經(jīng)在很多地方上演過了,。可是,,復建的永遠是復建的,,消失的永遠消失了,每一個文物都是不可替代的,,拆掉了即使復原了,,也不可能與原來的一模一樣,沒有了時間的痕跡與味道,,它們就不再是文物,。
當?shù)氐胤秸嚓P人員不了解文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嗎?或者,,他們不知道那些老建筑是文物嗎,?當?shù)氐奈奈锉Wo部門對此毫不知情嗎?恐怕不是,。要知道,,文物所在的上街區(qū)可是河南省省會城市鄭州下屬的一個區(qū),河南又是文物大省,,當干部的豈能連這些意識都沒有,?所以,這樣一起產(chǎn)生這么大影響的文物毀壞事件,,是在某些政府部門的積極作為下和另一些政府部門的積極放任下發(fā)生的,。
有道是,無利不起早,。當?shù)卣飨嚓P部門在文物毀壞事件中如此“和諧”一致,,除了所謂經(jīng)濟發(fā)展的“利”之外,有沒有個人的私利在里面,,不得而知,。但很顯然,在向全國人民道歉之外,,當?shù)卣嚓P部門要做的好遺址保護,、博物館建設外,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查請有沒有腐敗因素作怪,,追究相關決策、實施責任人的法律和行政責任,。
有公益組織挺身而出,,這是件好事,否則,,總有一天,,只能去照片中,、圖畫里尋找歷史影像的我們的后人們,會詛咒我們今天對毀壞文物行為的無視,。必須讓相關責任人付出代價,,否則,一旦“造成既定事實便不再追責”成了慣例,,將有更多的文物成為某些地方政府推土機下的碎石瓦礫,。(張楠之)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千年古村馬固村文物被拆事件 擅拆文物 保護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