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中學生學霸的社交障礙:從學習成績中尋心理平衡
這是全省最好的高中之一,每年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占全省的一半。理所當然,,這里學霸云集,。他們中一些人有著《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式的天才思維,也有普通孩子難以體會的社交障礙,。他們經(jīng)常被人調(diào)侃,“學霸的世界我們不懂”。
對此,,北京大學心理衛(wèi)生博士汪冰說:“人的成長過程,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任務,,除了好好學習,,社交也是青春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從學習成績中尋求心理平衡
高三學生小華在同學眼中是一個特別“規(guī)整,、踏實”的學生。他不愛開玩笑,,上自習課有同學說話,,他會主動阻止,。課間有同學經(jīng)過小華的桌邊,跟他隨口說句什么,,往往會看到他抬起頭,,眼神迷茫,“啊,,啥事,?”明顯沒有從題海中緩過神來。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多次之后,,不少同學都自覺愧疚,,覺得打攪了小華,也就漸漸不再和他說話了,。
沒有人和自己說話,,小華覺得不是個事兒,“每天那么忙,,哪有時間跟人廝混”,。的確,他每天的行程是精確而固定的:早上5點半起床,,整理錯題到7點,,之后上學;課間要么去廁所,,要么去辦公室搶位置問問題(課間問問題學生太多,,誰跑得快誰先問);下午6點50放學,,在食堂吃完飯,,要趕在7點20之前回到教室;下晚自習回家,,再學到凌晨1點,。“有時候吃飯,,吃著吃著就睡著了”,。
對此汪冰分析說,比起社交,,學習獲得成就感的可控性顯然更高——花多少時間,,獲得多少分數(shù)。
“看一本書不需要妥協(xié),,不需要跟人打交道,;和人打交道,需要去建立關系,照顧別人的情緒,,多麻煩,。”汪冰說,,“就像讓爸爸選擇忙事業(yè)還是忙孩子:忙事業(yè)一個小時會獲得實在的回報,;忙孩子一個小時,可能什么都沒有,?!彼裕矚g某個學科,、學起來不累,,這對學霸來說可控性強、成就感高,,不愿意在社交上投入過多精力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一個孩子本身就有社交障礙,學習好也會成為獲得心理平衡的方式,?!蓖舯忉專谇啻浩?,自我意識和價值感依賴于他人——他們喜不喜歡我,。然而,在中學還有另外一種評價維度——考試成績,,“如果一個籃子的雞蛋(社交)都打碎了,,那自然希望另一個籃子(學習成績)里的雞蛋多一些”。
不和同伴社交也可以“吃得開”
中午在食堂吃飯,,大概是學業(yè)繁重的中學生唯一有機會閑聊的時間。盡管這30分鐘之內(nèi),,1000多名學生要完成下樓,、排隊、吃飯,、回教室等一系列事情,。
在這難得的喘息中,一個“普通學生”發(fā)現(xiàn):“我們會聊一些好玩的,,明星八卦什么的,;他們(學霸)在說學習經(jīng)驗,我們插不進去,,也不感興趣,。他們有自己的圈子,像一個‘學習的利益團體’,,有時候談的東西很高級——我們還在刷題,,他們在說不能光刷題,,要有自己的‘體系’?!?/p>
還有些學霸自認為每天都在與同學交流,,并不存在社交障礙。然而,,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種交流只局限在學業(yè)問題上。一方面,,他們“不知道如何開啟話題,,除非有人問我問題”,另一方面,,其他同學覺得很難融入,,“跟他們在一起總會有心理壓力,除了問問題,,不知道說什么”,,“感覺很有距離感,就像不在同一個世界”,。
汪冰說,,必須承認有一些孩子比同齡人早熟,有的人之所以成為學霸,,的確是因為早慧,,學習上領悟也更快,“既然能聊世界和平問題,,就不愿意聊明星娛樂八卦”,。這類學霸其實是在找適合自己深度的話題,既然在現(xiàn)實中找不到可以交流的人,,那就在書本中尋找,。
不過,汪冰提醒,,有些孩子也可能是從小被教育,,對“有用”“沒用”特別在意?!霸诟改傅慕逃^念里,,孩子關注瑣碎生活就是在浪費時間,不如去做兩道題,。漸漸地,,孩子就會覺得深奧的東西才是有意義的,放松是無意義的。他們不知道,,其實浪費生命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中學生不和同伴社交是可以“吃得開”的,。“你在班里是第一名,,就算不跟同學社交,,老師也會跟你社交。而這是在大學和成人社會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蓖舯f。
一名中學班主任認為,,那些埋頭苦讀的學生,,學習自覺性較高,相對投入時間較多,,所以參與的社交活動相對較少,,“這是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標”。而“早慧型”學生比較聰明,,思維方式與其他人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容易抱團——總之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老師都愛,。
社交能力不會隨著年齡自然習得
在一些學霸看來,,因為過于關注學業(yè)而疏遠了朋友并不是一件特別要緊的事。有人說,,“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任務,,高中不拼一把什么時候拼?至于社交,,到大學再說也不遲,。”
“他怎么知道上大學之后有時間社交,?還不是父母灌輸?shù)挠^點。有的家長會說,,你現(xiàn)在好好學習,,考上好學校才是正道,等上了名校,,去交名校的朋友多好,。有一名家長更讓人震驚,他特別得意地跟我說,他和孩子達成共識,,博士畢業(yè)前不談戀愛,。”汪冰說,。
然而,,到了大學就會自然學會社交嗎?當一個人到了18歲,,大家都默認能以成年人的方式和他交往,,誰也不會想到這人在青春期沒有足夠的社會交往經(jīng)驗。對學霸來說,,沒有了班主任老師的保駕護航,,以一己之力和室友朝夕相處,就必須進行同伴社交,。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進了大學之后,,會覺得不適應的原因之一。
汪冰說:“有些能力不會隨著年齡自然習得,。青春期是形成自我意識的關鍵時期,,如果青春期時同學都不喜歡你,潛意識中就會覺得自己不擅長和人打交道,,會自卑,、羞澀。青春期社交關系如何,,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持久的,,這種負面印象不會因為你上了名校就改善?!?/p>
在中學,,學霸其實是考霸,而社交和考試的最大區(qū)別在于,,沒有唯一答案和正確答案,。“所以,,在大學最厲害的人往往并不是學霸,,而是社交能力強的人?!蓖舯f,。
況且,學霸永遠是相對的,?!昂枚啾贝髮W生進大學前都是學霸,,入學后卻泯于眾人。相對來說,,社交能力強的孩子會更容易適應這種落差,,他們不會讓自己處于孤獨之中,會去交流,、分享,。”
編輯:趙彥
關鍵詞:學霸的社交障礙 成績中找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