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我們真的越來越“缺鈣”么,?
我國居民膳食中的一大營養(yǎng)問題,,就是30年來鈣的攝入量一直遠遠低于推薦量——推薦量為每日800毫克,,而攝入量卻只有400毫克左右。雖然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這個水平30年來卻未見上升,甚至有些地區(qū)還有下降,。
有人質疑,,中國人真的需要吃那么多鈣嗎?雖然只有400毫克鈣供應量,,為什么以前也沒聽說過那么多骨質疏松患者呢,?一代一代的人不是都長得很好嗎?這件事情要從幾個方面來討論,。
一,、 人們的平均壽命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
國外一些書籍說到,,在幾十年前的中國,,雖然不喝牛奶,但幾乎沒有聽說過人們擔心自己骨質疏松,,于是判定中國過去沒有骨質疏松問題,。但這絕不意味著那時候營養(yǎng)非常合理,老年人的骨骼質量非常高,。
不能忘記的是,,在進入現(xiàn)代生活之前,人們的平均壽命很短,,所謂“人活七十古來稀”,。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際,國人的預期壽命還不到40歲,;在改革開放之前,,也就是上世紀80年代之前,人們的平均預期壽命也只有60多歲,。也就是說,,還沒有等到出現(xiàn)嚴重的骨質疏松,,很多人已經(jīng)因為其他疾病而去世了,自然顯得骨質疏松不是一個大問題,。
二,、 醫(yī)療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是否健全的問題。
在幾十年前,,人們的健康意識遠不如現(xiàn)在強,,雖然民間有“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的說法,生育多胎的女性因為長期鈣和維生素D供應不足,,出現(xiàn)骨質軟化,,甚至發(fā)生骨盆變形的案例并不罕見,中老年婦女更是常常出現(xiàn)腰痛,、背痛,、身高下降、彎腰駝背等問題,。民間還一直流行著“老太太怕摔跤”之類的說法,,不少老年婦女身體本來沒病,一旦摔倒骨折,,臥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這些足以證明,,所謂古代沒有骨質疏松問題的說法,,是非常不合事實的。
只不過,,那時候人們并不知道這些痛苦都是骨質疏松造成的,,也從不因此去求醫(yī),所以很少出現(xiàn)這方面的醫(yī)療記錄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三,、 人的骨骼成長狀況和身高問題。
在出生之后,,一直到25歲之前,,人體都在不斷地積累鈣,骨鈣的總量不斷提高,。顯而易見,,在同樣的骨質密度下,骨骼總體積越大,,需要的鈣就越多,。在膳食鈣攝入不足的情況下,人體為了保障骨骼的質量,,除了提高鈣的利用率,,往往還會用控制骨骼總量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結局就是雖然骨質密度合格,但身高卻不能達到遺傳的最佳狀態(tài),。
在幾十年前,,國人普遍的營養(yǎng)問題是優(yōu)質蛋白質供應不足,甚至很多貧困地區(qū)熱量供應也不足,,鈣不足的問題顯得不那么突出,;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在多數(shù)人的飲食當中,,優(yōu)質蛋白質已經(jīng)滿足需要,,但膳食鈣的攝入量卻停步不前,。這種情況下,,膳食鈣就可能成為制約身高增長的關鍵因素。
雖然身高矮一點并不影響壽命,,也不影響健康,,但畢竟人們還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英俊挺拔,女兒能夠亭亭玉立,,因為這關系到孩子的整體形象,,關系到未來的求偶甚至求職競爭力。
從世界上來看,,鈣的攝入量和骨質疏松發(fā)病率之間并無相關性,,但對同一人種而言,膳食鈣攝入量和平均身高有正相關關系,。換句話說,,如果希望自己孩子的身高達到遺傳潛力的最大值,那么把鈣攝入量提高到推薦水平上,,是一個重要的保障措施,。
四,、 誰更需要關注鈣營養(yǎng)和骨骼健康,。
實際上,,人的一生,,無論哪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關注這個問題。
嬰幼兒時期,,雖然喝母乳和嬰兒奶粉的時候鈣的供應并不缺乏,但往往會因為維生素D供應不夠而發(fā)生佝僂??;斷奶之后幼兒食物供應不合理,,更會直接造成鈣攝入量不足,。如果3歲之前不能解決佝僂病問題,,孩子就可能會出現(xiàn)永久性的骨骼畸形,,如漏斗胸,、肋外翻,、腿彎曲(X型或O型),、上臂彎曲等情況,,對孩子的身材造成無法彌補的不良影響,。中國人當中,腿長得又長又直者比例不高,,大部分人腿骨都有程度不同的彎曲情況,,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與幼年時的骨骼健康有關系,。
在青春發(fā)育期,原來幼年時生長發(fā)育不佳的孩子還有機會進行“追趕生長”,,假如這時候營養(yǎng)供應較為充足,至少能夠彌補在身高方面的損失,。所以,,這時候供應充足的營養(yǎng),,特別是鈣元素,,是保障青少年身高增長和骨質密度的重要措施,。然而,,這時期很多父母往往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給他們足夠的室外運動機會,。同時,家庭膳食不合理,,脂肪和蛋白質偏多,,而富含鈣及幫助鈣利用的食物太少,甚至還放縱孩子隨便喝甜飲料,,結果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骨骼質量和身高發(fā)育,。
在青春發(fā)育期后,,雖然骨骼的長度已經(jīng)不再發(fā)生變化,但是在25歲之前,,骨質密度仍然可能繼續(xù)上升,,達到一生中的“骨鈣峰值”。然而,,這時候很多人不是經(jīng)常健身,注意飲食質量,,努力提高骨質密度,,而是隨意節(jié)食減肥導致鈣攝入量少得可憐,,或者縱情煙酒導致鈣利用率大幅度降低,,讓自己的“骨鈣銀行”經(jīng)常入不敷出,,這就給后半生的骨骼健康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到了40歲之后,,無論男女的骨質密度都緩慢下坡,,但女性從更年期開始,,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骨質流失速度明顯加快,。距離絕經(jīng)年齡的時間越久,年齡越大,,患上骨質疏松的危險也就越大,,如今很多城市的女性平均壽命已經(jīng)超過80歲,骨質疏松必然成為一個普遍問題,。國內的調查表明,,很大比例的老年女性在骨折臥床后兩年之內離開人世。但很多人直到發(fā)生骨折之前,,從未因此求治,,也不曾因為擔心骨質疏松而改善飲食質量,。
骨質疏松對中老年人的危害是巨大的,,不過危險并不是從50歲開始的,。近年來的體檢機構報告發(fā)現(xiàn),,中年人當中存在骨質疏松情況的比例非常大,,在很多城市當中,,已經(jīng)上升到了前幾位的體檢檢出問題,,僅次于超重肥胖,、脂肪肝、血脂異常和血糖異常,。三十多歲的女性,、四十多歲的男性出現(xiàn)輕度骨質疏松的情況已不罕見,,這種情況提示,他們的生活習慣很不健康,,已經(jīng)讓自己的骨骼提前衰老了,。
編輯:趙彥
關鍵詞:缺鈣 骨質疏松癥 平均壽命改變 關注鈣營養(yǎng) 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