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醫(yī)訊同期聲醫(yī)訊同期聲
專家:登革熱高溫下殺傷力最強 發(fā)燒應立即就診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王宇鵬)近期爆發(fā)的登革熱疫情在廣東等地持續(xù)肆虐,,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十一”長假將至,,人流聚集又為疫情擴散帶來風險,。究竟該如何應對登革熱,?記者咨詢了有關專家,。
登革熱是什么,?
登革熱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廣泛流行于熱帶和亞熱帶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2012年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目前全球最嚴重的病媒傳播疾病。
出現(xiàn)在我國的病媒主要是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由于蚊蟲在高溫氣候下“殺傷力”最強,,登革熱主要發(fā)生于廣東、廣西,、海南和臺灣等地,。
登革熱如何傳播,?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病毒性出血熱室主任李德新介紹,伊蚊雌蚊吸食被感染人員的血液,,獲得病毒并在蚊體內繁殖,,再經叮咬傳染給人類。
“雖然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傳播,,但不能掉以輕心,。”李德新強調,當下處于蚊蟲活躍期,,且病毒在蚊體內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終生,,致使登革熱病毒傳播速度快,蔓延范圍廣,。
盡管近期登革熱集中在南方地區(qū)爆發(fā),,并不代表北方可以“高枕無憂”,“如果一位病毒攜帶者北上逗留,,仍會通過蚊蟲叮咬來感染給當地人,。
登革熱為何難以控制?
目前登革熱病毒仍在肆虐,,病例人數持續(xù)增長,。李德新指出,一般傳染病在潛伏期是沒有傳染性的,,但登革熱在潛伏期的最后幾天,,就有了巨大的傳染風險;同時有的人是“隱性感染”,,即在感染后不會出現(xiàn)任何癥狀,,只能通過免疫學檢查才能發(fā)現(xiàn),從而成為未經隔離或接受治療的病毒源加劇傳播,,給防控帶來難度,。
由于我國近年來并沒有大面積爆發(fā)過登革熱,相關研究工作尚未深入開展,。目前全世界也沒有有效的疫苗來預防登革熱,。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登革熱 登革熱疫情 廣東 十一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