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教育·資訊
“雙減”后家長如何擁抱變化
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視覺中國 供圖
近日,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開展了線上調查,,共有6000余名家長參與,,其中68%為小學學生父母,,31%為初中學生父母。結果顯示,,“雙減”后,,52%的家長引導孩子更多地參與家務,46%的家長表示親子閱讀時間增加了,,22%的家長表示用于托管和校外培訓的教育支出減少,。
“雙減”下,家長的心態(tài)有了哪些變化,?當下家長們如何更好地擁抱變化,?
如何引導家長重新認識“焦慮”
調查發(fā)現(xiàn),在不少家長焦慮得到緩解的同時,,也有部分家長表示,,“雙減”后自己對孩子教育的焦慮有所加重。
“雙減”下,,家長們的狀態(tài)為何會各不相同,?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楊雄發(fā)現(xiàn),更感焦慮的家長通常處于中產(chǎn)階層,,不少是通過個人奮斗考進大學,、改變命運的70后、80后,,他們期待孩子能復制自己的經(jīng)歷,,對孩子的升學焦慮強烈。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殷飛表示,,“雙減”后,,孩子在校時間變長,回家學習任務減輕,,考試,、測驗得到嚴格控制,,不少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過程缺乏了解和掌握,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擔心和焦慮,。他建議,,學校應積極幫助學生做好學習規(guī)劃、補差培優(yōu),,用減負提質的效果讓家長吃下“定心丸”,。
對于焦慮顯著減輕的家長,殷飛也建議,,在帶娃變輕松的同時,,警惕做“鴕鳥型”家長,“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掌握學業(yè)問題是否真正得到解決,,而不是認為老師不找家長了、作業(yè)不用輔導了就沒問題了”,。
多出來的親子時間如何利用
隨著“雙減”政策從“破”走向更精細化的“立”,,家長們正經(jīng)歷著“陣痛期”。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雙減”后,,14%的家長認為親子共處時間更多了,53%的家長表示親子運動時間增加了,,同時,,也有家長表示,對多出來的時間,、精力感到茫然甚至焦慮,。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王占郡認為,不管是學習輔導,,還是帶孩子去爬山宿營,,家長不僅需要弄清楚“想干什么”“應該干什么”,還要思考“能干什么”,,結合自己能力和孩子興趣特長幫助其更好成長,。
在楊雄看來,面向極速變化的現(xiàn)代社會,,家長應為孩子成長樹立起更多元的評價標準,,不糾結于孩子的分數(shù),更關注有利于孩子長期發(fā)展的素質培養(yǎng),,引導和激發(fā)孩子內在動力,。
“教育的進步應該是提供更多的教育選擇機會,助人人成才出彩。教育的成功,,則是及早地發(fā)現(xiàn)孩子的可能?!币箫w表示,,做理性家長需要在紛繁的外部環(huán)境中,明確自己和孩子的定位,,為孩子選擇適合其學習興趣,、個體特征的“揚長”發(fā)展之路。
家校之間應當建立什么關系
“雙減”下,,要成為智慧家長,,需要明確家校責任邊界,做良好家校合作的建設者,。
面對“雙減”對家庭教育責任的強化,,楊雄表示,家長要關注陪伴孩子的質量,,從身在心可能不在的“在場陪伴”提升為更高質量的“在位陪伴”,。
“當前,無論是教育還是家長,,對孩子的評價都太單一了,,那就是學術成功。現(xiàn)實中,,不可能所有人都能達到,。”殷飛表示,,家長和學校要改變成才觀,,幫助每一個具有不同能力、不同智力特點的孩子獲得成功,。
楊雄表示,,一方面,家校合作有助于家長及時了解學校的工作和服務,,掌握孩子在校學習情況,;另一方面,能防止家庭對學校教育的“越位”,。在他看來,,諸如教師給學生調換座位、布置作業(yè)等,,都屬于學校教育內部的專業(yè)事,,家長需要給出信任和支持。
“學校更專業(yè)、家長更理性,、社會更有支撐力,,這是‘雙減’應該達成的目標?!币箫w說,。
網(wǎng)友觀點
@靜待花開:期盼學校也能有很好的音樂、美術和體育類師資,。希望孩子上學時間和家長上班時間同步,,在學校能吃好、玩好,、學好,,中午也能休息就更好了。
@小兵張嘎:希望孩子在“雙減”后,,能夠自我合理安排利用時間,,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做心情愉悅,、興趣廣泛的快樂少年,!
@李SF:希望能進一步發(fā)揮青少年宮的作用,多開一些周末興趣班,,使孩子能夠更好地利用周末時間發(fā)展興趣愛好,。(記者 梁丹)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家長 孩子 雙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