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張偉潮:且琢且磨 栩栩如生
【絕活看點】
張偉潮設計龍頭,、雕刻制作獨具匠心,紙上畫完圖,,龍頭模樣便可現(xiàn)身腦海,,如何雕刻自然心中有數(shù);他制作的龍頭,,每一處都細膩光滑,、銜接得當,做一個少則耗時四五天,、多則二三十天,。
“阿潮,快完工了嗎,?”在廣州黃埔下沙村的一個祠堂里,,80后龍頭雕刻師張偉潮(上圖)聽到人們前來詢問制作進度,,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續(xù)龍須,、裝龍髯,、安龍珠……一系列的裝飾工序,快速熟練,,不出一刻鐘,,一只栩栩如生、威風神氣的龍頭就成型了,。
對于龍舟而言,,龍頭和龍尾是關鍵,是可拆卸的獨立部件,,一般常年放在祠堂,,端午前才會重新鑲嵌在龍舟上。
手工制作龍頭龍尾,,技藝復雜,,要經(jīng)歷設計、選木,、開樣,、粗雕、細雕,、打磨,、上漆、拋光等十多個步驟,?!霸O計部分絞盡腦汁,工藝部分細致入微,,整個過程需要頗具匠心,。”每做一個龍頭,,張偉潮都用很長的時間調(diào)研,、設計,與當?shù)卮迕駵贤?,“因為一個龍頭能用百八十年,,對一個村子來說,做龍頭是件很隆重的事,?!?/p>
龍頭龍尾的細節(jié)透露的是村子文化,傳承的是村子歷史,。不同地方的文化不同,,龍頭的用途不同,,其配色、設計也會有很大區(qū)別,?!跋駯|莞地區(qū),龍頭就會偏大,,粗線條,,而廣州這邊,龍頭就會比較小,。競技用的龍頭,,就會更加威風、有攻擊性,,巡游的龍頭,,就會偏溫和,隱約透出笑意,?!?/p>
平日里,張偉潮也會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天上的云,、孩童的畫,都會讓他聯(lián)想到龍頭雕刻,,甚至從球鞋的線條,、紋理,他也能受到啟發(fā),。
“紙上畫完圖,,整個龍頭的立體模樣就已經(jīng)在我腦海里,每一個位置和環(huán)節(jié)該如何雕刻,,我都心中有數(shù),。” 制作出來的龍頭每一處都要細膩光滑,、銜接得當,,張偉潮做一個少則耗時四五天、多則二三十天,。
從小就喜歡龍舟運動,因為父親也做這一行,,小時候的張偉潮就觀察,、琢磨龍舟。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偉潮開始雕龍頭,,他的作品精致生動,,在行業(yè)里名氣漸長,訂單紛至沓來,,于是他辭掉了原本穩(wěn)定的教職工作,,專心雕龍頭。至今,,距他接到第一個龍頭訂單,,已經(jīng)十多年。
現(xiàn)在,,來找張偉潮的,,不僅有國內(nèi)的龍舟隊,還有海外的華僑和外國人,,這也給了他比較大的發(fā)揮空間,,從顏色的選取到線條的走向,張偉潮反復思索,、創(chuàng)新,,像是香芋色、漸變色等少見元素,,也會在他的作品中出現(xiàn),。
與此同時,張偉潮更沉醉于龍舟背后的文化,。早在2006年,,他就在網(wǎng)上創(chuàng)立了一個名為“廣州傳統(tǒng)龍船協(xié)會”的組織,匯集近100名龍舟愛好者,。后來,,隨著人數(shù)增多,該組織2013年在民政局正式注冊,,更名為“廣州市龍舟傳統(tǒng)文化促進會”,。
“許多龍舟隊的負責人都是80后、90后,?!睆垈コ闭J為,“這種文化到頭來還是需要年輕人繼承,,因此我們不能一直墨守成規(guī),。”雕的是龍頭,,用的是技藝,,聚的是人心,傳的則是文化。現(xiàn)在,,張偉潮正打算將雕刻手藝申遺,,讓龍舟文化得到更多人喜愛。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龍頭 張偉 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