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鮑新民:“放眼”成就“最美”
從1992年開始擔任浙江省安吉縣余村村委會主任,,到2011年從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上退休,,鮑新民用20年時間帶領村兩委班子,,把一個靠礦山吃飯,、灰塵漫天的余村,,打造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樣板,。
去年12月,,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鮑新民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踐行者”代表,,被授予全國改革先鋒稱號,;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獲得“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
“給子孫后代留下美麗家園”
漫步余村,,只見村里年輕人或在“農家樂”忙乎,,或專注于“創(chuàng)意小樓”里,或領著游客健步在山澗竹林間,;老人也不閑著,,或佩戴著袖章,或肩挎著竹筐,,呵護著全村的文明與美麗,,臉上蕩漾笑意。
“這就是今天的余村,?!庇啻宕逦瘯魅斡嵝∑阶院赖卣f。
2005年3月之前的余村,,環(huán)境污染嚴重,。村里發(fā)生過安全生產事故,村民整天生活在漫天籠罩的石灰與煙霧中,。
“活著就要有個人樣,,不僅自身要健康,還要給子孫后代留下美麗家園,?!?005年3月,新任村黨支部書記鮑新民帶著新班子全體成員向村民莊嚴宣布:關閉全村所有礦山企業(yè),,徹底停止“靠山吃山”,,調整發(fā)展模式,還村民綠水青山,。
“不改變就沒有出路”
轉變是艱難的,。余村當年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關停礦山窯廠后,,山開始綠了,水也變清了,,但村民的收入和集體經濟收入卻降到了最低點,。“村民開始議論紛紛,,甚至有人當面指著我的鼻子罵罵咧咧,。”鮑新民回憶,。
“不改變就沒有出路,,我們被指著鼻子罵算什么,?”鮑新民沒有半途而廢。
余村開始大刀闊斧整治村莊環(huán)境,,提升了村容村貌,。通過政策爭取,以標準化為目標,,啟動了冷水洞水庫改造工程,,大幅提升全村生產生活用水品質。
3年過去,,2008年,,余村成為安吉縣第一批美麗鄉(xiāng)村精品村,在驗收時列全縣第一名,。同年,,余村按照美麗鄉(xiāng)村建設要求,對農房立面,、污水管網進行改造,。
過去,為了致富,,很多村民在房前屋后辦起了小企業(yè),,生產竹涼席、竹筷子等,,給村里帶來污染,。鮑新民帶領村兩委通過規(guī)劃設計,建起了工業(yè)園區(qū),,促成7家規(guī)模比較大的企業(yè)入園,,對排污進行了嚴格要求。之后,,余村陸續(xù)關停了在工業(yè)園區(qū)之外的企業(yè),。
再啟程,為“提升”
農家樂是村民致富的重要支撐,。余村的農家樂起始于2003年,,以家庭式為主。到2005年之后,,余村第一家專業(yè)從事農家樂經營的潘春林開辦了春林山莊,。
為了幫助村民發(fā)展農家樂,鮑新民親力親為組織外出考察,、內部培訓,,提升農家樂周邊環(huán)境,引領申報評選省級星級農家樂,。
如今,,余村農家樂數量已經達到30余家,,全部實現(xiàn)升級。
休閑旅游業(yè)發(fā)展需要項目支撐,,實現(xiàn)美麗嬗變后的余村吸引了不少外出務工村民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荷花山漂流的業(yè)主胡加興是其中之一。當年,,他將開辦漂流項目的想法告知村兩委之后,,村兩委帶著他外出考察學習,為他在余村溪上爭取了1.5公里的漂流河道,,第一年不收取河道使用管理費用?,F(xiàn)在,荷花山漂流項目的凈利潤已經達到100余萬元,。
退休之后的鮑新民被村里的天林合作社聘任為顧問,。2016年上崗第一年,他就負責了4公里林道貫通項目,,埋頭竹林3個月,,最終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項目任務。
這兩年,,鮑新民趕起了“時髦”,,研究如何發(fā)展林下經濟?!捌贩N選擇,、種植基地選擇等方面,他都參與決策,?!贝妩h支部書記汪玉成說,現(xiàn)在,,全村4000余畝竹林已完成套種1000余畝,,在竹子價格不景氣的當下,余村竹林反而實現(xiàn)了經濟增效,。(新華社記者 岳德亮)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余村 新民 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