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年紀越大越覺得沒有力氣 真相可能是得了肌肉減少癥
10月11日,,《浙江省2018年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yè)統(tǒng)計公報》發(fā)布,,公報顯示,按戶籍人口統(tǒng)計,,截至2018年末,,全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121.72萬人,,占總人口的22.43%,高出全國4.5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764.07萬人,,占總人口的15.28%;7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478.54萬人,,占總人口的9.57%,;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172.3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shù)的15.36%,;9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21.55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shù)的1.92%。
年紀越大,,越覺得沒有力氣
真相可能是得了肌肉減少癥
80歲后,,面對各種“沒有力氣”
過了80歲,很多人問:奇怪了,,慢性病,,都控制得好好的,怎么就會有一種非常明顯的疲倦感,,揮之不去?
首先是站的力氣沒有,。喜歡躺著,,不想多動,人的精神狀態(tài)不好,;
再是走路的力氣沒有,。出去買菜,走不快,,樓梯爬不動,,容易腳酸,腳感覺沒有力氣,,身體感覺很重,,不靈活;
說話的力氣沒有:不想說話,,說話聲音低,,一天講不了幾句話,,有強烈的孤獨感,情緒低落,、淡漠,;
吃飯沒力氣:一不小心就噎著,在飯桌上咳嗽,;沒有饑餓感,,吃飯不香,吃不下葷菜,,吃多了難受,;
看東西沒力氣:視力減退,看電視視野模糊,,閱讀越來越困難,,看書看報紙需要放大鏡。
一邊是年紀越來越大,,力氣越來越小,,一邊是親人認為這是很自然的,老了嘛,,“熟了”就是這樣的,,“人老腿先老”,所以走路沒有力氣,,“千金難買老來瘦”,,所以人越來越瘦。不知道這其實可能是一種病,,叫肌肉減少癥,,簡稱肌少癥。
上了年紀容易得肌少癥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會一年比一年沒有力氣,。越來越瘦,走路慢,,走不穩(wěn),,甚至出現(xiàn)摔倒。這可能就是肌少癥癥狀,。
那么,,什么是肌少癥?
肌少癥直到1989年才被發(fā)現(xiàn),,歐盟2010年發(fā)布《肌少癥共識》,,我國2016年發(fā)布《肌少癥共識》,今年上半年,,浙江某三甲醫(yī)院首次在省內(nèi)進行肌少癥業(yè)務培訓,,目前知道肌少癥的人還不多,。但這是老齡化社會的新常識,需要科普,。
肌少癥,,說白了就是隨著年紀增大,身上的肌肉越來越少,、肌肉越來越松弛,、肌肉力量越來越弱,肌肉功能越來越差引起的一系列虛弱癥狀,。以前,,老年人走路變慢,走路困難,,整個人感覺沒有力氣,,甚至出現(xiàn)摔倒,人一年比一年瘦,,都歸結為衰老的自然現(xiàn)象,,或者心肺功能差,沒有從肌肉的角度進行診斷,。1989年后,,醫(yī)學界發(fā)現(xiàn),這主要是肌肉減少,,特別是大腿的骨骼肌減少引起的,。
中醫(yī)怎么看待肌少癥
上了年紀,出現(xiàn)的各種沒力氣,,中醫(yī)通常歸為虛弱,、痿證。
中醫(yī)認為,,“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也就是說,,我們機體的活動,,依賴毛細血管將新鮮血液輸送給每個細胞,缺乏新鮮血液的滋養(yǎng),,就會出現(xiàn)乏力癥狀,。說白了,氣血虛了,,就會沒力氣,,人要有力氣,,就得氣血充沛。
中醫(yī)的這一說法是有道理的,。以大腿骨骼肌為例,。我們?nèi)梭w的每一塊骨骼肌,都可以看成一個獨立的器官,,外面有3根管道與它相連,,一是血管,負責輸送氧氣與葡萄糖,,二是神經(jīng)管,,負責傳達運動信號,三是淋巴管,,負責健康,。我們腿部用力的時候,就是肌肉收縮的時候,,肌肉收縮,,氧氣與葡萄糖就進不了肌肉,所以時間一長,,我們就會感覺到腳酸,,沒力氣,肌肉松開,,氧氣與葡萄糖進去了,,肌肉就又恢復了力量。
只是,,上了年紀,,五臟六腑功能因病、因年齡減退,,人體造血能力下降,,加上年紀大了,吃得素了,,出現(xiàn)老年性營養(yǎng)缺乏,,也就是氣血不足,而這個年齡段進入肌肉的毛細血管也已經(jīng)硬化了,,肌肉獲得的氣血因此會更少,,失去氣血供應的大腿骨骼肌,會慢慢萎縮,、松弛,,直到出現(xiàn)典型的肌少癥癥狀。這個時候老人自己摸大腿腿肚子,,可能是松松的,,腳再也抬不起來為自己剪趾甲了,。
這幾年杭州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市場動態(tài)。以前吃膏方的,,大多是中年女性?,F(xiàn)在,老年人成為杭州中成藥膏方市場的主力,。分析原因,,中成藥膏方服用方便,口感好,,易吸收,,性價比高。如果吃了有效果,,老年人就會堅持服用,。
壽亦萍
編輯:劉暢
關鍵詞:力氣 肌肉 年紀 肌少 少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