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5種蹲位鍛煉法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雙腿是人體的交通樞紐,,正確的蹲位鍛煉對全身的健康都有很多促進作用,。
面壁蹲面壁蹲能夠放松腰部。腰部在人體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靈活,氣血暢通,,可以增強腎功能,,使人體元氣充足。具體方法:1.面對墻壁,,雙腳與肩同寬(有基礎后可以雙腳并攏),,腳尖碰到墻面,雙手自然下垂,;2.緩緩下蹲,,蹲到極限位置,大腿緊貼小腿,,然后緩緩站立,;3.整個過程一定要正對前方,頭不能傾斜,;4.最初練習,,可以下蹲時呼氣,起立時吸氣,,有一定基礎后,,可以下蹲時深吸氣,起立時呼氣,;5.每次可以做10~15次,,每天可以練習多次。溫馨提示:剛開始時可能比較困難,,沒等蹲下去,,就會往后倒,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鍛煉,,隨著脊柱腰部松動程度的提高,,就能順利蹲下、起立了,。
乞丐蹲乞丐蹲可以防治胃病,,飯后蹲效果尤其好。具體方法:1.飯后找一堵墻,,最好有一舒適的軟墊,;2.背靠在墻前,屈膝下蹲,,背要直,,貼靠墻壁或靠在軟墊上(男女蹲法不同,,女性兩腳并攏,男性兩腳微微分開,,屈膝下蹲,,這樣不會夾緊襠部);3.雙手互握自然放在膝蓋上,,放松身心,;4.屁股盡量后蹲但不著地,緊壓小腿肚,,腰,、背、頭盡量在一條直線上,,吸氣時閉嘴,,呼氣略張口。每次練習15分鐘,,專心下蹲,,保持姿勢,不要胡思亂想,,也不要與人交談或做其他事情,。溫馨提示:練習結束后,慢慢起身,,不要過快過猛,,如果再配合散步,甚合養(yǎng)生之道,。
腳尖蹲腳尖蹲時,,前腳掌內側、足大趾起支撐作用,,而足少陰腎經(jīng),、足厥陰肝經(jīng)和足太陰脾經(jīng)都經(jīng)過此處,刺激足三陰可溫補腎陽,。具體方法:1.兩腳前腳掌著地,,腳后跟抬離地面,。2.雙膝彎曲,,大腿壓著小腿,時間控制在30~60秒左右,。溫馨提示:因動作難度較大,,適度即可,避免過久拉傷和抽筋,。
靠墻蹲靠墻蹲和乞丐蹲有些相似,,不同之處在于靠墻蹲是半蹲,,乞丐蹲是完全蹲。很多中老年人膝蓋不是很好,,日常生活中做靠墻蹲可以有效保護膝蓋,。具體方法:1.背靠墻站好,上身挺直,,雙腳與肩同寬,,腳尖正向,不要“內八字”或“外八字”,;2.緩慢蹲下,,小腿與地面保持垂直,蹲到大腿與小腿之間的夾角略大于90°為止,;3.身體重心落于腳跟,,膝關節(jié)在垂直方向上不能超過腳尖;4.背部,、頭部要全部靠墻壁,,不彎腰駝背。溫馨提示:堅持20秒會感覺肌肉酸疼發(fā)脹,,堅持不住了就站起來,,這樣就完成了一次靜蹲練習。休息1分鐘,,再次進行靠墻蹲,,每次15分鐘,每天練習1~3次,。
弓步蹲臀部是人體多條經(jīng)絡的必經(jīng)之地,,是連接人體上焦氣血和下焦氣血運行的橋梁,最易有寒濕,、血瘀阻滯,。弓步蹲時臀部肌肉會得到相應鍛煉,對于全身氣血運行有很大益處,。具體方法:1.邁出左腳,,右腳腳尖觸地呈腳尖狀態(tài),兩腿成弓步,;2.將身體重心落到兩腳之間,,每練習30秒調換一次左右腳。溫馨提示:應注意頻率和強度,,以防過度,,中老年人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應有所控制,下蹲時不要強求動作一定到位,,要量力而行,。
編輯:劉暢
關鍵詞:鍛煉 靠墻 腳尖 下蹲 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