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沈從文的書法人生
沈從文先生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專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個書法家,,以一手高古,、簡約的章草獨步書壇,,儼然大家。
一生酷愛寫字
沈從文的老家湘西鳳凰是一個文化底蘊厚重的地方,,當?shù)厝藢W(xué)書作畫蔚成風氣,。沈從文從小耳濡目染,喜愛書法,。1919年,,17歲的沈從文入伍,先后在芷江和保靖當兵,,卻立志要當書法家,。當時沈從文的薪水是6元,每月還要扣除伙食費2元,,而他5個月之內(nèi)竟買了17元的字帖,。從此,他的行囊里“有一本值六元錢的《云麾碑》,、值五元錢的褚遂良的《圣教序》,、值兩元錢的《蘭亭序》、值五元錢的虞世南《夫子廟堂碑》”,。行軍途中,,只要安頓下來,他就勤奮練字,。他在《從文自傳》中說,,那時有一個理想,就是“勝過鐘王,,壓倒曾李”,。“因為那時節(jié)我知道因?qū)懽殖雒懒说挠戌娡醵?,活著的卻有曾農(nóng)髯和李梅庵,。我以為只要趕過他們,一定就可獨霸一世了,?!?/p>
因字寫得好,沈從文經(jīng)常得到同事和上司的夸獎,成了湘西王陳渠珍的秘書,。他還曾被推薦為當時因公死去的芷江縣警備隊隊長段治賢寫墓志銘,,刻于青石碑上,字體蒼勁有力,,看似一幅完美的書法作品,。
沈從文后來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當了教授,,仍堅持練字,。在西南聯(lián)大時,他的學(xué)生汪曾祺曾寫《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一文,,對老師沈從文的書法作了描述:“沈先生的娛樂,,除了看看電影,就是寫字,。他寫章草,,筆稍偃側(cè),起筆不用隸法,,收筆稍尖,,自成一格。他喜歡寫窄長的直幅,,紙長四尺,,闊只三寸。他寫字不擇紙筆,,常用糊窗的高麗紙,。他說:‘我的字值三分錢!’從前要求他寫字的,,他幾乎有求必應(yīng),。”
新中國成立后,,沈從文放棄文學(xué)創(chuàng)作,,轉(zhuǎn)入文物研究?!拔母铩逼陂g,,沈從文手上有五六十個專題研究,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唯一的休息就是每天晚上寫寫字作為消遣,。1978年的夏天,作家荒蕪寫過幾首小詩送給沈從文,,其中一首寫道:“對客揮毫小小齋,風流章草出新裁??蓱z一管七分筆,,寫出蘭亭醉本來?!?/p>
到了晚年,,沈從文的字越來越被文藝界朋友們看好,請他題名,、向他索字的人越來越多,。著名書法家、美術(shù)史論家黃苗子先生曾有一段中肯的評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沈從文先生經(jīng)常寫古詩十九首以贈親友,,其書法功力至深,予曾獲觀其早年在行伍時所書某軍校碑,,豪健瀟灑,,近李北海。晚年參以章草,,自成一家,,而益縱肆;其書順筆所之,,有時且加以涂抹勾改,,如顏真卿祭侄稿,一掃常規(guī)而純?nèi)翁烊?,為歷代書法所未見,。”
書法軼事見品性
在沈從文的書法生涯中,,有幾件軼事至今為人稱道,,從中也可窺見沈從文為人處世的品性,對他有更全面的認識,。
1947年,,沈從文在天津《益世報》編輯副刊。當時,,詩人柯原的父親患病去世,,家里欠了一大筆債,生活陷入困境,。為幫助柯原渡過難關(guān),,沈從文想到了賣字。于是,,他在1947年9月20日的《益世報》文學(xué)周刊上登了一則啟事:“有個未謀面的青年作家,,家中因喪事情形困難,我想作個‘乞醯’之舉,凡樂意從友誼上給這個有希望的青年作家解除一點困難,,又有余力做這件事的,,我可以為這個作家賣二十幅條幅字,作為對于這種善意的答謝,。這種字暫定為十萬元一張,。我的辦法是凡要我字的,可以來信告訴我,,我寄字時再告訴他如何直接寄款給那個窮作家,。”30多年后的1980年,,柯原才第一次見到沈從文,,此事也被傳為文壇佳話。
上世紀70年代,,沈從文的母校鳳凰文昌閣小學(xué)請他題寫校名,。他思索了一會,說:“我的老師田名瑜先生還健在,,他的字寫得比我好,,應(yīng)該請他寫?!北阃妻o了,。田名瑜是沈從文的老師,也是從文昌閣小學(xué)走出的學(xué)者,、書法家,。
1982年12月,沈從文的文集由花城出版社和香港三聯(lián)書店聯(lián)合出版,,共得版稅9700元,,再加上平時積蓄,湊足一萬元,,捐給母校文昌閣小學(xué),。當時沈從文每月工資僅200元。學(xué)校用這筆錢建了一座藏書樓,,準備命名為“從文藏書樓”,,請他題字。他趕緊回信說:“絕不能以我的名字命名,,這與我希望的完全不同,,就叫‘藏書樓’吧!”他只題寫了“藏書樓”三個字寄回去,。此舉可見沈從文的赤熱心腸和淡泊心態(tài),。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沈從文 書法 人生